故宫的如意来东莞了 99柄如意惊艳亮相

06.02.2016  11:14

故宫的如意来东莞了。2月2日,“天保九如——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在东莞市博物馆开展,故宫博物院珍藏的99柄清代各式如意惊艳亮相。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5月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为配合此次展览,博物馆还将举行相关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课程《宫廷里的遂心“如意”》及教育活动《艺术改变生活,巧思塑造“如意”》两部分内容。

在古代中国,有一种前端类似手形的瓜杖,用作背部搔痒的工具。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种工具却逐渐超越了实用功能而成为高贵之物,后世称之为“如意”。汉晋之后,名为“握君”或“谈柄”的如意身价倍增,成为佐清谈、助舞兴、示高逸乃至防身之物,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宋代以后发展成为室内陈设品,至明清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更为帝王将相所青睐,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这些如意,取材上贵比金玉,制艺上穷极工巧,所以清宫中的如意已不仅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工艺品,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各式如意2000余柄,大部分为臣下所贡奉,亦有内廷匠师承旨制作,此次展览如意就是从中精选而出的。

玉石类如意,材质丰富,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翡翠、水晶、孔雀石、玛瑙、珊瑚等。竹木雕刻如意,明末清初时最为流行,主要为文人雅士案头上的陈设和清玩。金属如意,显示宫廷用器奢华,制作如意所使用的金属材质,包括金、银、铜、铁以及各种合金、镀金镶嵌、金属胎珐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