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南方都市报》GA10版:盯梢“水中大熊猫”12年来从未间断

14.09.2016  02:09
(摄影:) 自2004年起,华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每年都坚持去清远连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科考

大鲵,俗称娃娃鱼,也被称作“水中大熊猫”,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过去20年中,它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广东清远连南的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原生娃娃鱼种群的存在,这也可能是中国原生娃娃鱼种群最南的地域。自2004年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每年都坚持进山对大鲵进行科学考察,12年从未间断。这几年,他们正致力于给每尾大鲵都配上一个“身份证”,就是一个芯片,植入到大鲵的尾部。每个芯片都对应一个数据库,数据库里记录了包括大鲵的体重、体长、尾长、头长、头宽等相关信息。“有了这张身份证,我们就可以更新大鲵的相关数据。”

大鲵与恐龙同期

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年

大鲵,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它与恐龙同期,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年,因此被称为“活化石”。它如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因为长相奇特,从背面看,酷似婴儿;四肢肥短,像婴儿的手臂;特别是叫声很像婴儿啼哭,大鲵有一个很响亮的昵称———“娃娃鱼”。2000年前后,连南渔业主管部门掌握到香坪镇排肚村存在大鲵的踪迹,于是在此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大鲵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现在能看到野生的大鲵种群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时任连南渔政大队大队长房为荣介绍。

自2004年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每年都坚持进山对大鲵进行科学考察,1 2年里从未间断。“2004年前,广东的动物学调查一直都在说,广东有大鲵的分布,但从来没有过科学的标本记录,都是文字记录 ,类 似 于 传 说 。一 直 到2004年,我们进入这片保护区之后,才首次采集到大鲵的科学标本。”江海声说,连南的大鲵非常特殊。2013年到2015年,英国伦敦动物协会和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的调查显示只在陕西、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发现野生大鲵。“这说明野生大鲵的资源已经频临灭绝了,连南还有那么一个机会。而且,连南是现今我国野生大鲵种群分布的南缘,这在动物地理学上是很有科学价值的。所以,连南的保护,对于大鲵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保护大鲵

紧急叫停水电站建设

江海声年近六旬,曾在海南坚持做珍稀动植物保护30多年,为珍稀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大鲵原不在他的研究范围之内。“2004年,连南县农业局邀请我来连南,说这里的排肚保护区发现了野生的大鲵。”江海声很兴奋,因为之前广东出现大鲵更多是一种传说。他立刻带着科研团队走进了这片保护区。“我们第一次进来其实并没有发现大鲵的踪影,相反,当时正在修建一座水电站。我当时就提出,如果真有大鲵,这个水电站的建立,会破坏微生物、鱼卵、洄游、迁移等问题,对大鲵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让江海声兴奋的是,他反映意见的第二天,连南县委领导马上拍板,停建电站。当着他的面就与县政府有关部门、电站投资方协调,明确第二天必须停工,所有违约造成的损失由县政府赔偿。这个当年年财政收入仅有3500万元的山区县拿出240多万元,补偿给了电站投资方。

“当地人民的这种朴实与意识,是让我很愿意去做这件事的原发动力。”时隔12年,江海声回忆起这个情景依然非常感慨,“我在其他任何保护区都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他们付出的,比他们得到的,要多得多。无论是个人、保护区、还是政府。”江海声和科研队在大山里扎下根来。“每天队员们就是在3公里河流里搜索,希望找到娃娃鱼的踪影。”科研团队成员林思亮说,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只能用肉眼搜索。“娃娃鱼都是躲在岩石里,我们也只能是泡在水里,一点点地看。”不过,让江海声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当地的干部。“当时跟我们一起进山的有连南农业局局长,连南县渔政大队的大队长、教导员,他们都跟当地农民一样,每个人挑着上百斤仪器、给养,跟我们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到考察点。”所幸,20多天后,科研队终于在这片山涧发现了娃娃鱼的踪影。2007年,省政府批准将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为每一尾娃娃鱼配上“身份证”

现在连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有三个大鲵监测巡护点,跟12年前比,监测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可每一次进山,对于科研团队的学生来说,还是一次不小的“修炼”。通往各点之间的山路,多为山石和泥土小路。小路最窄之处仅为一脚之宽,几块石头衔接而成的“路”。左边是悬崖式的陡坡,右边便是顺着山壁而下的湍急水流。小路沿着溪流而上,一路上丛林遮蔽,偶有岩石耸立,一派冒险丛林的模样。然而,也正是这保持了大部分原始之貌的环境,才让珍稀的大鲵得以生存。林思亮是从2008年就开始进入保护区进行科研,其毕业论文写的就 是《广 东 大 鲵 保 护 研究》。“每次进山都要一次性把十几天的米和菜都背进去,就在山林里和衣而睡。蚊虫特别毒,咬一个包,好几个月都不会消。”

不过,这几年科研队的设备也是“鸟枪换炮”。“有几个学生利用水下摄像仪寻找大鲵,这样就比肉眼要方便很多。”江海声说。南都记者从拍摄的短片中看到,水底摄像头能清晰拍摄出水底的情况,不少大鲵就躲在石缝里,有些“胆大”的,就在摄像头前蹿上蹿下,似乎想看看这个奇怪的黑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几年致力于给每尾大鲵都配上一个‘身份证’。”参与监测的学生何杰坤介绍,所谓身份证就是一个芯片,植入到大鲵的尾部。每个芯片都对应一个数据库,数据库里记录了包括大鲵的体重、体长、尾长、头长、头宽等相关信息。“有了这张身份证,我们就可以更新大鲵的相关数据。”

努力扩大保护区的面积

在江海声的指导下,这里正在进行着大鲵的种群重建,对扩大保护区的调查和规划也在紧张进行之中。从2012年开始,江海声和当地干部就开始呼吁扩大保护区面积,保护区现有总面积15平方公里,只有一条溪流。真正适合大鲵的生存的区域,其实也就是6 .5平方公里。“这么小的区域,即使在完全容纳大鲵的情况下,容量也是有限的,仅为50- 100尾左右。”江海声说,这个数量对大鲵的恢复和发展非常不利,一旦发生人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这里的大鲵种群根本没有办法摆脱灭绝的风险。

“就像鸡蛋,应该放在几个篮子里。”为此江海声向县、市、省里反复呼吁,计划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到57平方公里,集雨区从1个变成5个,保护区就可以在这五个地方分别建立重建种群。同时,科考团队还将保护区外围规划为生态发展区,这一范围不能进行污染性的生产。科研团队会指导当地村民,开展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实现社区共融。“这里的村民已经为保护大鲵付出了很多。”江海声说,排肚村村民的收入来源是半农半林,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区设立后山林就禁止砍伐,村民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不应该把环境保护和老百姓的利益,对立起来。”江海声和团队正在致力于帮助当地村民发展林下经济,做中草药,让他们的收入从完全依靠木头,转变到其他方式上。

知多D

在不少古籍书目中,一早有大鲵的记录,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提到“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似足行、声如小儿啼”,过去有些地方甚至将它当成河神。

声音

“在大鲵的保护过程中,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财富,但承担起保护成本的却是当地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不公平。”

———江海声认为,保护区的建设需要外界的支持,“是支持,但不是施舍!”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通讯员 李宇红

 

报道链接: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6-09/13/node_21877.htm

作者/通讯员:李宇红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