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撞上隔离护栏生命垂危,被“TTA”团队救回一命

18.12.2020  14:30

11月11日晚上9点,一男子驾车快速行驶到市人民医院后门路段时,撞上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剧烈冲击造成护栏栏杆直接插入驾驶室,并贯穿整个车身,驾驶人头部、面部和胸部遭到严重创伤。

【56分钟急救稳住病情】

市人民医院迅速派出了救护车抵达现场。急诊科医师庞进喜当即判断病情危急,并启动“TTA”。救护车在护送患者回急诊科的路上,创伤团队已经提前集合并做好急救准备。

颅脑严重创伤、颈椎损伤、呼喊无应答、昏迷指数(GCS评分)3分——患者的状况非常糟糕。由于各科医生早已就位,各种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伤口包扎止血、颈椎托制动、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床边X光、超声、CT评估、急救治疗,全程仅用了56分钟。稳定住病情后,患者被迅速转移到急诊ICU住院治疗。

在ICU住了十几天后,男子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拔除了气管插管,脱离了生命危险。

TTA让医生等患者”】

这名男子的成功抢救得益于“TTA”的启动,那“TTA”是什么?这要从车祸等严重创伤事故讲起。

很多人都知道,当发生车祸等事故,伤者往往是多器官伤,比如同时有骨折、器官破裂、颅脑损伤,这类患者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其黄金抢救时间仅有1个小时。

以往车祸发生后,120救护车将患者运到医院,路上需要时间,如果堵车会更久;到了医院,再根据伤情召集各科室专家会诊,专家集合也需要时间。这样留给抢救的时间就不多了。

如何让“患者等医生”,变为“医生等患者”?这就需要“TTA”(即创伤急救团队,是英文“Trauma Team Activation”的简称)。

今年11月,市人民医院成立了“TTA”,它由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医生组成,24小时待命,一旦接收到创伤急救启动信息,医生们能第一时间收到创伤患者信息,并在10分钟之内抵达急诊科,达到“医生等患者”的工作状态,充分提高救治效率。

【一个月抢救危重创伤患者近20人】

再比如,11月13日下午,东莞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与大货车相撞,当场昏迷,被当地医院救护车送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后,该科立刻启动“TTA”。接到信息10分钟之内,“TTA”团队成员全部抵达急诊科。

在“TTA”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好转后行CT检查,明确为骨盆骨折,骨盆几乎散架;并有创伤性休克、股骨粉碎骨折、膀胱破裂,直肠和阴道损伤等,如此严重的创伤,致残和死亡率非常高。

为迅速稳定患者的病情,医生们当机立断,为患者进行了紧急输血以及一系列创伤控制措施。之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危险并未解除。泌尿外科、普外科等科室医生继续会诊,将患者转入ICU,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转至普通病房康复治疗。

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创伤急救团队负责人李剑强介绍,“TTA”运转一个月以来,共抢救危重创伤患者近20人。

他表示,“TTA”的成立为急性创伤患者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急救效率,降低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文字:李广

图片:受访医院供图

编辑: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