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溶栓地图 17家医院形成脑血管疾病救治网络
●东莞成国内最早发布“溶栓地图”的地市之一,17家医院形成脑血管疾病快速救治网络
●可通过地图找到离中风病人最近又有能力进行溶栓的医院, 使其接受准确高效的治疗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前天,东莞市溶栓地图发布大会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举行。东莞成为国内最早发布溶栓地图的地市之一。该“地图”由东莞17家医院联合参与,形成了覆盖东莞800多万人口的脑血管疾病快速救治网络,是脑卒中黄金3小时急救的精准导航。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尹露萍副局长表示,溶栓地图就是东莞脑卒中急救地图,其发布旨在整合全市资源,全面提升东莞市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她透露,东莞市溶栓地图将以半年为周期实施动态调整,成熟一批,纳入一批。
卒中包括脑梗和脑出血,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而溶栓是目前治疗卒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但治疗时间要求控制在发生脑卒中的3~6个小时,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内涵。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清楚到底哪个医院能以最快速度溶栓。
“溶栓地图”的作用就在这。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陆伟恒副主任医师说,平时收藏好“溶栓地图”,当你或者你的家人突然发生中风,有需要时,你就可以在溶栓地图上找到离你最近又有能力进行溶栓的医院,准确高效地进行急性脑卒中治疗。
为救治中风病人“导航”
据介绍,东莞市溶栓地图初期由17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医院+1个质控中心+120急救网络串联而成,以就近为原则,按照溶栓地图,卒中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医院进行规范化救治。
记者看到,目前在“溶栓地图”上的17家医院,分布在东莞各个区域,在市区有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在北部有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南部有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长安医院;在东部有塘厦医院、凤岗医院。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尹露萍副局长表示,这份“溶栓地图”实质上是东莞市的脑卒中急救地图,其发布旨在整合全市现有综合救治急性脑卒中能力的医院、院前急救系统、各级卒中中心以及政府公共资源,加快区域脑卒中医疗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东莞市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
多学科协同救治
提高患者治愈率
记者了解到,入选溶栓地图的17家医院除具备溶栓必要的条件外,其内部也建立了多学科协同救治机制,人员、设备等方面得到强化配备,救治流程和效率也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其中,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实行“一体化”医疗模式,重点涵盖脑血管病的规范治疗、神经重症、神经康复治疗及神经心理诊疗四大领域,以神经内科为中心,联动急诊科、神经外科、ICU、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介入科、急诊药房等多个科室。
多学科联动使卒中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得到了显著提高。2017年上半年,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45分钟内完成CT影像学检查比率和实验室诊断信息比率已达到100%,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到用上溶栓药物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病人病情信息
有望即时传输
市卫生计生局负责人表示,溶栓地图是一张高效智能的地图,通过将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望实现无线信息化系统即时传输资料,病人还在救护车上,病情信息已经到达救治医院的卒中中心,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而通过加强院前院内衔接,避免院内延迟、二次转院、救治断点等情况,可有效减少延误救治的可控因素,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