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力援疆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

06.07.2017  19:16

东莞援疆教师张黎明在三师一中担任地理教师。图为张黎明在监考(记者 程玮坚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智力援疆是东莞对口援疆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初,我市继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发力,组织10名教师、11名医生到三师图市工作,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进一步完善“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等帮扶模式,加大对当地人才传帮带的力度。

同时,我市还积极参与“广东·深圳医疗大联盟”,在更高层面提升智力援疆的效果,受到了兵团三师的充分肯定。       

组团作战

东莞教育理念扎根南疆

今年2月,王更强、张黎明等4名东莞教师远赴万里之外的祖国边陲,在三师一中草湖校区执掌教鞭。东莞援疆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快就得到了三师一中学生们的推崇,他们利用晚自修开设的补习班,常常“爆满”。

不过,对于东莞援疆教师来说,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教学生,而是“教老师”。

把东莞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南疆,这才是我们援疆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王更强在三师一中挂职副校长并担任该校高二学部的生物教师。他告诉记者,为了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东莞援疆教师每一节课都按照“公开课”的标准教学,敞开大门帮助年轻教师进步。同时,他还组织教学比赛、教育科研等方式,营造你追我赶的教学氛围。

除了做好本学科的“传帮带”,王更强等人还以“师徒结对”方式,手把手帮助维吾尔族骨干教师提升汉语水平。

东莞教师才来了4个月,维吾尔族年轻教师热孜宛古丽已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惊讶。热孜宛古丽是三师一中教汉语的年轻骨干教师,几个月前,她与王更强签订了“结对聘书”,正式建立师徒关系。

王校长不仅鼓励、帮助我学好汉语,他更教会我关心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技巧。”她告诉记者,“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她从“东莞老师”身上学习的最大收获,只有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学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东莞援疆干部、三师教育局正科级干部张建强告诉记者,东莞教育援疆从基础教育、双语教育到职业教育进行“多方位帮扶”,通过教师的传帮带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提升。接下来,我国还将启动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建立新疆、西藏与内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届时将有更多东莞优秀教师走进新疆参与“组团作战”。

组建联盟

建立资源共享帮扶机制

最近两个月,每逢周一,三师医院门诊量就会大幅上升。为了看东莞援疆医生的“专家门诊”,三师图市周边的群众不惜坐几个小时的车,赶两三百公里的路来到喀什市区。

今年2月,唐荐、陈新岐、蔡小桃等5名东莞医生作为第8批援疆干部人才进驻三师医院,随后,每周一的“专家门诊”,每周四的“科内教学”,成为了这所重点医院的两张“新名片”。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蔡小桃来自东莞大朗,援疆以来,她已成功抢救十多名“准妈妈”,帮助一对对母子闯过“鬼门关”。每周一是蔡小桃最忙的日子,不少人慕名前来找她看“专家门诊”,最忙碌的一天她看了30多个病号,忙起来,吃饭、睡觉全都顾不上。

我们不是过来顶班的,把技术留下来才是关键。”唐荐在三师医院挂职副院长,同时他还是一名骨科专家。他告诉记者,为了让“东莞技术”扎根南疆,援疆医生每周开办“科内”“院内”教学活动,结合实战案例,把最宝贵的经验,无私倾囊相授。据统计,今年以来,三师医院5名援疆医生共开展科内教学120人次,院内讲学10人次,院外授课5人次。

由于边疆地区医疗人才不足,而医生们“术业有专攻”。过去,东莞援疆医生遇上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能向“后方”请求支援。救人如救火,东莞、南疆相隔万里,远水难救近火。

不过,如今这个难题已找到解决的办法。东莞援疆干部、三师卫生局正科级干部曾轶荣告诉记者,今年东莞援疆医生积极加入“广东·深圳医疗大联盟”,100多名广东各地的援疆医生以抱团方式,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智力帮扶机制。

以后,救援边疆群众不必再向后方请求支援了,我们可以通过医疗大联盟在广东援疆医生中找到‘救兵’。”曾轶荣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对援疆医生的服务管理,加强东莞与三师两地医疗人才的学术交流,做好人员轮换衔接,为援疆医生开展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