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单位行政经费支出1047亿 三公支出70亿

25.06.2014  03:37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昨天审议《国务院关于201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以下简称“决算报告”),2013年中央行政单位行政经费共支出1047.94亿元,比2012年增长19.42亿元。

  京华时报记者孙乾

   行政经费再增19.42亿元

  根据决算报告,经汇总,2013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047.94亿元。

  记者查阅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支出共1028.52亿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长1.9%,共19.42亿元。而据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行政经费支出比2011年增长14.3%。据此统计,中央行政单位行政经费支出已连续两年增长。

  针对两次增长的原因,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分别做出说明。去年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楼继伟表示,2012年行政经费增长较多主要是,逐步将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原由地方负担的部分人员经费改由中央财政负担,将原由企业负担的部分铁路公安经费逐步改由中央财政负担;推行邮政普遍服务后,国家邮政局设立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等增加了人员经费和运转经费。剔除上述因素后,2012年中央本级行政经费为921.52亿元,增长2.4%。

  对于2013年行政经费支出增长的原因,楼继伟昨天表示,略有增长主要是铁路公安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比例比2012年提高等。

   中央单位三公花70亿元

  根据决算报告,2013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70.1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9.5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6.63亿元,减少4.73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亿元,减少1.99亿元;公务接待费11.52亿元,减少2.82亿元。

  根据2012年中央财政决算报告,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支出为74.25亿元。而2011年三公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9.77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14.72亿元。

  对于2013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楼继伟作说明时表示,主要是各部门压缩、取消部分出国(境)团组,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减少了相关支出。

   中央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

  楼继伟指出,考虑到2013年前几个月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预算执行中按5%比例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同时结合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压减了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腾出的资金统筹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2013年,民生领域仍是财政支出重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71.7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

  住房保障支出2320.9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1%。

  全国人大财经委初步审查认为,决算草案反映了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各级政府间和政府各部门间事权划分不够清晰,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散、小、多,管理仍不够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财政结余资金较多,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

   向烟草总公司收利润建铁路

  2013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4238.44亿元,为预算的117.1%。

  对于超预算较多的原因,楼继伟作说明时表示,主要是中央财政向烟草总公司增加收取部分税后利润,用于支付铁路建设支出。

  加上地方上解收入13.42亿元和2012年结转收入834.73亿元,2013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5086.59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179.46亿元,完成预算的95%,结转下年907.13亿元。

   □金融监管

   地方债房地产信贷风险突出

  京华时报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昨天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专门作了相关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金额1.28万亿元,其中明确指出,地方债、房地产等领域信贷风险突出。

  调研报告指出,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及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持续较快增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0个季度上升。到今年4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8万亿元,不良率1.58%。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密集、外向型程度较高的长三角等地区,不良贷款呈加快增长态势。

  其中,一些领域信贷风险较为突出,包括: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压力大;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朗。

  “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一线城市量缩价涨,部分二三线城市商品房积压严重,有的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下行,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信用风险有所上升。”报告称。

  报告称,“债券违约风险有所暴露”。银行是债券市场上国债、金融债、城投债等各类债券的最大持有者,债券信用风险也有相当部分集中于银行体系。随着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一些债券品种特别是城投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券信用风险有所暴露。今年以来,城投债进入集中兑付的高峰期,而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部分债券出现违约甚至集中爆发的风险日益加大。

   □数说

   银行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

  到2013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资产余额10.9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余额5.2亿元,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4.2万亿元,保险公司投资连结型寿险产品和分红险保费0.8万亿元。

   >>问题

   部分理财产品夸大盈利预期

  这类业务都有受托理财的属性,但产品名称各异,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其法律关系认识不统一、法律责任不明确,不同监管部门制定的产品审批、发行、信息披露等监管标准也存在差异。

  实践中,有的产品销售存在隐瞒风险、夸大盈利预期等问题,有的产品采用资产池方式混同管理,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过度错配,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预期与实际情形普遍存在偏差。特别是信托计划和理财产品,存在行业性的“刚性兑付”,成为类信贷产品,加大了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这类理财业务,因缺乏明确法律依据和有效风险化解机制,成为风险累积的领域。

   全国典当行6833家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全国各地共批准了小贷公司7839家、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8185家、典当行6833家。

   >>问题

   小贷公司变相从事高利贷

  不少机构发展粗放,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大量存在监管不到位或者缺乏监管等问题。一些小贷公司突破融资限制违规融资,偏离小额贷款主业,变相从事高利贷。多数融资性担保公司缺乏有效的营利模式,存在违规套取银行资金和挪用客户保证金,变相从事高利贷、投资理财等问题。

   百余P2P遇挤兑倒闭涉12亿

  P2P网贷平台已有上千家,交易规模达千亿元。但不少平台功能和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2013年以来已有100多家出现挤兑、提现困难、倒闭等问题,涉及资金12亿元左右。

   >>问题

   缺乏有效法律规范及监管

  近年,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业务大量涌现,因缺乏有效法律规范,监管政策不明确,业务运作不规范,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不当销售等风险开始显现,处理不当将会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