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既要开前门更应关好后门
堂吉伟德
中办、国办日前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车改革将全面启动。本次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是要点。
本次公车改革的要点在之前的改革试点中就得到了体现,不过最终效果却未必如人意。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公车数量没有下降,车补反倒变成了一种暗福利,增加了公共财政支出。比如被列为样本的温州车改,就一度出现了车改后的补贴数比车改前的开支数还要大的尴尬。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若经费总数没有降下来,单纯追求公车数量减少式的改革就难言成功。
从既有经验看来,公车改革面临诸多难题,并因为制度性漏洞而容易让改革处于“换汤不换药”的境地。公车改革要成功,必须越过三道坎,一是现有的车辆如何处理,怎么防止其由公变私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如何分流大量的后勤服务人员,使之不再成为负担;三则是如何实现规范化运作,如何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比如虽然对公车的实物配备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一般性公务用车,但保留了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如果执法和特种用车的编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核定缺乏科学而合理的标准,再加上管理上若不能及时跟进,就有可能带来“执法车成公务车”的变种,让改革的目的流产。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现实中警车变公务车,救护车成领导专用车的事例并不少见。加之权力惯性之下,以企业为名的变相处理或者直接调用的现象并不鲜见,要么采取企业为名而实际专用,要么采取经费转移或者专项补助的方式,给“权力专用”创造条件。20年来的公车改革的历程说明,公车改革从来不缺制度安排,而缺严格的保障措施和问责机制。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被反复强调的“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早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实际却是“乡股级干部都有专车”。
公车改革,“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前门好开,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和“实行社会化提供”的后门却不好关。公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间包括车辆的配备、管理和使用,若有一个环节没有守好防线,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时下,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确立,新规定必须有硬保障,确保改革不变形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