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濠涌要变"雕塑涌" 公咨委不接受

11.07.2014  11:06

  东濠涌要变“雕塑涌” 公咨委:我们不接受

  公咨委否定广州东濠涌二期“扮靓”方案 相关方表示虚心接受尽快研讨

  本报讯 (记者林洪浩 实习生 刘润泽 通讯员朱海靖)昨日上午,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简称“公咨委”)召开第七次全体会议,听取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对东濠涌二期景观建 设优化方案的汇报。讨论中,包括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省政协委员孟浩等在内的公咨委委员对这份“扮靓”方案一致“不买账”,认为东濠涌作为一条千年古涌,方 案未能更充分地反映它的历史文化底蕴。“没特色缺主题,能否回炉再完善?”胡刚更是直接“放炮”:“虽然公咨委只是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但从出谋献策 的角度来看,这份方案目前我们不能接受。

  按照这份景观方案,在源头麓湖段,将通过气势开阔的瀑布以及雕塑大家潘鹤的景观雕塑力作,营造青山入城的意向;麓景路段将结合麓景路首层铺 面整饰,展现商贸文化;小北路段通过亭廊、湛若水雕塑展现湛若水国学文化;越秀北段堆砌石山瀑布,放置具有岭南特色的名家雕塑。

  不过,昨日公咨委委员们对这一优化方案一致“不买账”。“东濠涌位于老城区核心地段,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对广州的文化形象太重要了。所以,方案应该体现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如果草率为之,是广州的一大损失。”公咨委否决了这一景观设计方案。

  委员们对建湛若水的雕塑也有不同意见。对此,景观设计方案的有关负责人解释,湛若水是明朝中期的理学大家,与理学大师王阳明齐名于世,曾在东濠涌旁的法政路上兴建天关精舍书院开坛讲学,实有深远关联。

  讨论会结束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能是时间关系,没能让公咨委委员们充分了解到方案全貌。如果对比当初的方案就会发现,现方案经多次修 改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当然,委员们提出方案在历史人文方面还有不足,我们肯定会虚心接受。尽管施工进度比较紧张,我们还是会抓紧时间进行研讨,吸纳委员 们的意见。

   反对】 未展现历史文化底蕴

  胡刚:从城市的历史来看,北京是一千多年的都城,上海是一百来年的外滩大埠,深圳是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大都市,而广州却是一座两千多年历史的 古城。东濠涌作为一条有着千年文化历史底蕴的河涌,应该如何展现城市历史?至少从目前这一方案来看,没有明显特色,缺乏鲜明主题,在展现广州的历史文化方 面还不够,景观的同一元素表现过多,除了雕塑还是雕塑,文化表现力薄弱。

   建议】 听取多方意见改进

  胡刚:东濠涌主要作用一是泄洪,二是景观。在景观优化方面,要尽可能展现出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优化方案要采取多方意见,比方说文化人士、历史学者、园林景观学者等的意见,要能反映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陈俊鸿:建设东濠涌文化景观可以开拓思路,着重在水与城市发展方面动脑子,因为水的原因而造成的城市空间布局的格局变化,可以考虑以古地图的形式,向游人展现东濠涌在城市空间的演变等。

  最后,公咨委一致提议,针对广州城市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可以邀请历史、文化和园林方面的专家,对方案细部进一步修改完善。

   预算】 约需资金九千万元

  有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已召开了7次关于整治工程的全体会议。资金方面,一开始景观建设的初次方案需要一亿多元,后来经过多次调整优化,目前概算资金已降到9056万元,足足减少了一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