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对接深港

13.11.2015  10:45

11月12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松山湖高新区成为东莞唯一入选该示范区的地区。面对这一发展契机,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接下来将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打造26公里创新走廊,主动对接深港创新湾区,力争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走在前列。

A 创新产业链逐步成型

  进入快速融合发展期

以新型研发机构为平台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进而带动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一直是松山湖(生态园)自主创新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统计,东莞有接近70%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科研团队都聚集在松山湖。

在这一创新路径的带动下,截至目前,松山湖(生态园)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在孵高科技企业约500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2家。

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上,预计到今年底,松山湖(生态园)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100家;有51家企业进入广东省高企培育库;有3家上市企业,10家东莞市上市后备企业,1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目前,园区专利申请总量为2169件,同比增长22.82%。专利授权总量共1415件,同比增长18.21%。2015年1—9月,园区生产总值176亿元,同比增长9.5%;税收50亿元,同比增长49%。

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数据显示,自主创新正使松山湖(生态园)逐步摆脱路径依赖、转换传统发展模式、促成新的发展生态,创新产业链已逐步成型,逐渐进入快速融合发展期。

B.优化空间布局让“创新社区化”

随着松山湖正式被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畴,上述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园区将充分发挥园区统筹发展的契机,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围绕园区“4+1”主要产业体系,按照“创新社区化”的理念规划建设一批主题产业园;谋划打造一条北至东江,南接深圳的26公里创新走廊,打通与深圳南山高新区创新资源的对接通道。

与此同时,作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松山湖(生态园)还将进一步主动对接周边镇街,按照“1+2+8”的格局,以松山湖(生态园)为核心,带动周边8个镇街协同发展,构建“点—线—面”区域联动网络。

在创新产业链布局和创新生态圈建设上,松山湖(生态园)提出将出台松山湖(生态园)科技发展2025规划,聚焦“独角兽公司”(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通过摸清园区科技载体运营、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园区科研平台发展、园区科技 金融 服务现状及园区科技型企业梯次建设等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和落实措施,引导园区未来十年的科技工作。

C.将编制推进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松山湖还将根据园区现有产业规划,进一步细分如3C和医疗器械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柔性制造产业、大数据产业及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对细分领域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国内其他地区有着众多成功的政策经验,对此,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方面表示,他们一方面将积极走出去,组织去其他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观学习交流,了解各示范区在政策制定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将坚持引进来,邀请科技系统、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机构、园区相关企业和平台等专家,召开“松山湖(生态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讨会,征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还透露,园区将选择具有相关工作编制经验的专业机构,筛选操作性强、前瞻性高的建议,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以及园区中长期规划,编制推进松山湖(生态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