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博会闭幕 签约1747亿元
成果显著 本报东莞讯 (记者关旭东、刘文彬)昨日下午,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落幕,截至昨天中午,入场观展、采购的人员达9.65万人次。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
达成签约项目451个
昨日是海博会最后一天。昨日下午,仍有不少参观者在展区内到处游走,希望抓住最后的时机扫货,不少市民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据悉,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吸引了泰国、印度、阿联酋、波兰等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25个。展会最终确认的参展企业为1015家,展位2040个。其中,境外展位1193个。
据悉,来自沿线国家的全国性采购商、中国国字号的八大商协会以及国内的广百集团、武汉中百等商贸龙头企业,共6000多家境内外采购企业、1.5万个专业买手到场采购。截至昨天中午,入场观展、采购的人员达9.65万人次。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超亿元项目179个)。同时,近九成参展企业表示了开拓沿线国家市场的强烈意愿,希望借助海博会寻求更多合作商机。
旅游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据悉,展会除经贸合作交流外,在旅游文化、物流航运等方面与各国也开展了广泛合作。博览会吸引11个国家的15个友好组织、4个国家的7个友城对子参会,韩国、印度、阿联酋等多个国家进行了文化展示。韩国、马来西亚等6个沿线国家的旅游部门组织设立了专门的展位,柬埔寨、印尼等5个国家的大型航运公司进驻,探讨开辟新的旅游线路。
此外,博览会配套活动内容丰富,有国际论坛、专家咨询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宣讲会等配套活动。
记者观察
“海丝”为粤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10月31日至11月2日,2014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广东东莞举行。据悉,广东省将以举办海博会为新起点,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参会的政要、专家、企业等一致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外贸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新的机遇。
广东与东盟各国贸易居首
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繁荣各个阶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线最广的大省,历史地位无可取代。早在先秦时期,番禺便已成为外贸港口,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清初政府闭关锁国,唯独广州“一口通商”,粤海关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通商港口,广州十三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巅峰。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沿海地区最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兴起了大批企业。近三十余年来,广东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重要“引擎”。
广东独特的区位和人文优势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便利。近年来我省与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等国的交流合作发展迅速,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不断升级并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态势。据统计,2005年~2013年,广东省与东盟各国贸易总额由369亿美元增至1022亿美元,约占全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总额的23%,位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位。
助粤产业转型升级
据海博会组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将以举办海博会为新起点,加强统筹谋划,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是立足广东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在产业、贸易、投资、海洋、文化、生态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系与合作。同时,突出重点,加快与东盟十国的深度合作。并发挥优势,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特别是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
与此同时,广东将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投资、贸易的国际化水平。以推进金融改革和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广东作为深化改革试验区的作用。
助粤开拓外贸新型市场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消费市场非常庞大、资源非常丰富,广东企业的产品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海博会是广东企业加强与这些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广东开拓外贸新兴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东盟地区是广东企业“走出去”投资的重要阵地,广东企业在东盟地区可以广泛开展基础设施、综合园区、大型旅游文化项目的投资合作。所以说,无论是从推动企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外贸稳增长的角度,海博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崭新平台。
“历史上广东就和海丝沿岸国家有很多交往互通的经验,当下应利用产业优势和产业转移的需要,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关键机遇,为广东经济进一步腾飞、中国梦的实现以及沿岸国家发展梦想的实现作出贡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参加海博会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