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68.5万家庭符合二孩政策

10.11.2015  13:12
原标题:东莞68.5万家庭符合二孩政策

  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出台后,不少人已经开始积极筹划。根据东莞市卫计局的最新数据,目前,东莞共有68.5万个家庭符合二孩政策。对于可能引发的出生高潮,卫计局表示,现有产科资源基本可以应对,将加大力度防控出生缺陷、加强培养产科医护人员。

   现有产科床位5200余张

  东莞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生二孩?根据统计,目前,东莞市一孩家庭数常住人口为68.5万,包括户籍人口19.42万。

  “也就是说,这些人员均符合二孩政策。”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东莞的现有产科资源来看,截至目前,全市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助产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机构共72所,其中1所妇幼保健院、37所公立综合性医院、34所民营医院。全市共有妇产科医生1600多人、护士2000多人,床位5200余张。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综合医院和妇产专科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服务覆盖全市32个镇(街)。

  截至9月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来东莞的申请量为6337份,办结量为5793份。近三年来,东莞市的孕产妇数分别为:2013年15.5万,2014年14.4万,2015年截至10月底为14万。

  “从近几年产科服务量情况来看,现有的产科资源应基本可以应对二胎政策可能引发的出生高潮。”该负责人表示。

   多数“70后”急着想生

  放开二孩的消息传出后,最心急的多数是“70后”家庭。近日,到东莞市各大医院咨询生二孩的女性增加了不少。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衣秀苇说,这两天,确实有不少人来咨询二孩的事情。二孩政策出来后,70后赶上末班车,都急着要生,来咨询的也主要集中在这个群体,年龄多是在35—45岁。

  “年龄大了,还能不能生是她们最关注的。很多人纠结还要不要生,生不生得了,风险会不会很大。”衣秀苇说,不仅是普通市民担忧,医院也有不少医护人员前来咨询。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负责人韩临晓也忙着给周边的朋友、患者解答这些问题。“确实,年龄大了,自然受孕率会明显下降。”韩临晓说,女性30岁生育能力开始下降,35岁已属高龄产妇,40岁以上,自然受孕率会下降10—20%。

  “女方主要是卵巢功能会有下降,另外,子宫内膜炎症、输卵管病变、内分泌失调等问题会比较多,也会影响顺利怀孕。而男方则主要担心精子活力不足,精子畸形等问题。”韩临晓说,如果检查有上述问题,需要对症治疗,实在不行,才考虑人工辅助生殖。

  韩临晓预计,二孩政策放开后,东莞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人群也会明显增加,但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也会受到年龄的影响。

   妇女取环仍需计生证明

  按照此前的计生政策,不少夫妇生育一孩之后已上环或者结扎了。全面放开二孩消息一出,不少市民都想着赶紧结束这种长效避孕措施。

  “上了环的妇女想要再怀孕,就必须要先取环。现在每天都有人来咨询,急着取环调理身体备孕。”市玛丽亚妇产医院业务院长谷珂告诉记者,目前每天前来门诊咨询取环的妇女达到十余例。不过,由于具体到东莞计生政策还没有调整,取环还得出具相关部门的证明。

  “相比较于产科床位、取环等问题,我们医生考虑更多的是危重症产妇可能会增多。很多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妇女都超过了35岁,属于高龄产妇,通常易伴随早产等高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惕。”谷珂说。

  韩临晓则建议,妇女应该在取环后的1—2个生理周期后(一两个月)再怀孕,因为有些节育环含有避孕药,有些节育环原理是让子宫内膜发炎,怀孕前需要过渡一下,这样就不会对胎儿有危害。

  不过,多家医院妇科专家提醒,二孩政策还未真正落地,相关的计生政策也还未调整,目前取环、复通等仍需要相关部门出具计生证明。

   新生儿疾病筛查建议纳入社保

  生下健康可爱的宝宝,是众多“二孩”家庭的期盼。卫计局表示,考虑到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将主要从做好孕产妇宣传教育、免费孕检、母婴阻断及急救网络建设等几个方面,努力提供优生优育服务。

  统计表明,过去五年东莞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64/10万、2.51%、3.2%,大幅低于控制线;实行免费婚检、孕检政策,孕妇产前检查率98.44%,住院分娩率99.99%。

  “建议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公共卫生补助或享受社保待遇,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能力。”市卫计局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做好孕前保健,加强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此外,面对新政策带来的孕产妇数量增多,高龄、高危产妇增多等趋势,卫计局也将做好应对措施,包括做好产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毕竟产科医生、护士不仅要面对业务增多的工作压力,相当部分还要考虑自身生育二胎问题,可能造成产科在岗医生、护士的减员。”卫计局负责人说,除了增加儿科医生的招聘、培训,还将引导儿科医务人员有序生二孩。(欧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