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卫生站“变身记”

07.07.2014  13:21
卫计局开始接受转型申请,2015年9月基本完成转型 摘要:解放初期,农村卫生条件恶劣,疾病流行,在严重缺医少药的背景下,政府提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随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全国各地普及发展。1965年后,各村陆续建立村卫生站,由当时“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为群众提供基础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7月开始,东莞全市农村卫生站将全面转型。“卫生站”将全面退出东莞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门诊、诊所、卫生所,甚至是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东莞农村卫生站的历史变迁(单位:间)

        诞生

        赤脚医生上门看病

        解放初期,农村卫生条件恶劣,疾病流行,在严重缺医少药的背景下,政府提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随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全国各地普及发展。1965年后,各村陆续建立村卫生站,由当时“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为群众提供基础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农村卫生站运营经费主要源于集体公益金,赤脚医生从事医疗活动换取工分报酬,农民看病只需交纳少量的费用。

        自负盈亏

        公益性质发生改变

        随着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村公共积累下降,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遭到解体或停办,绝大部分村卫生站由赤脚医生承办,开始自负盈亏,公益性质逐渐发生改变。

        黄金时代

        赤脚医生“单飞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初,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工厂遍地开花,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医疗市场需求增长,医疗卫生机构也随之迅速发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同一个村卫生站工作的多名赤脚医生开始“单飞”,分别创办村卫生站。同时,不少乡医二代(即赤脚医生子女)也加入到这一行列。

        乱象

        “黑诊所”愈演愈烈

        2002年以后,外来民间资本进驻东莞举办卫生站。随之,一些村集体卫生站被出租、转包等现象陆续出现。在医疗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医疗机构迅速增长的背景下,“黑诊所”以及医疗违规乱象愈演愈烈。

        2007年,东莞13个职能部门联合向“黑诊所”宣战,一场力度空前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启。打非同时,东莞对医疗机构审批实行“宽进严管”,一时间,不少村卫生站“转正”,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

        转型

        “农村卫生站”将终结

        近年来,东莞农村卫生站基层公共卫生职能已被取代,市场竞争力已逐渐下降,加之违规诊疗行为屡禁不止,在这样的背景下,千余家农村卫生站将全部转型,“农村卫生站”的称号也将成为历史。

        本版采写/数据整理:肖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