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启动以空间与产业为双重目标的变革
8月骄阳似火。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雄心壮志,正在滨海湾新区炙热的土地上蓄势待发——根据最新消息,东莞滨海湾新区的机构编制方案已完成,重要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深水码头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即将展开。
新一轮园区统筹正在积极推进,东莞更加积极地谋求转型升级和科学集约发展;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道中,东莞布局大交通基建和城市品质提升,向外界描绘出一幅长远规划的蓝图;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城市群的新时代,东莞坚定了从点状合作走向湾区片共生的步伐。
广深之间,伶仃洋畔,一场以空间与产业为双重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启动。
策划:江强
统筹:靳延明 黄少宏
采写:郭文君
启动新一轮填海工程
除了现有的东莞港之外,滨海湾新区将谋划深水港码头,毗邻广州港、南沙港、深圳港、香港港四大港口。
摊开地图,位于东莞南部的滨海湾新区的“黄金地位”一览无遗:它处于珠三角东部发展轴中心地带、交椅湾区域的几何中心,南与深圳相邻,距离前海25公里,北接东莞两大经济重镇长安与虎门,西隔珠江与广州南沙相望。放入更大的战略背景来看,它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道上的一颗珍珠,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轴”中的一块璞玉。
4月初,长安新区正式更名滨海湾新区。随即,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滨海湾新区扩容的决策部署,明确新区范围,具体由长安新区板块、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约83.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陆域面积为51.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后陆域面积约60.3平方公里。
为此,东莞计划启动新一轮的填海工程,并希望通过土地整合,将滨海湾新区的成熟土地资源从现有的超过40平方公里,扩容到超过60平方公里,从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大一块连片待开发区域。通过填海,滨海湾新区将进一步向珠江口延伸,从而帮助东莞更好衔接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
更为直观的是,纳入沙角板块后,滨海湾新区的水深条件将得到优化,“东莞制造”可以直接通过远洋运输抵达世界各地,未来的深水港开发有望盘活整个东莞的外贸进出口。除了现有的东莞港之外,滨海湾新区将谋划深水港码头,毗邻广州港、南沙港、深圳港、香港港四大港口。
8月4日上午,东莞市召开的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次介绍了由该院研究设计的《东莞滨海湾新区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其中的大港方案,正是抓住“港口”二字做深做透文章。这一规划版本的远景是“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以人旺城”,并提出深水码头、现代服务业、渔港小镇、商贸服务和宜居新城5大功能组团的功能布局。
该方案还提出了滨海湾新区具体定位:湾区门户——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新型枢纽;产业之芯——国家海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创新基地;粤港纽带——粤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东岸明珠——宜居湾区优质生活示范区。
正如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院长谢健所说,滨海湾新区的地理优势将再次被发掘,其位于全世界经济发达的城市群中心位置,且有着便利的出海口,一旦其建设成功,将为东莞乃至广东省进一步连通世界提供必须的基站(点)。
滨海湾新区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道中,伴随着创新资源的涌入,以及不断增加优质产能扩张需求,使得这一片区有望成为东莞市高端制造业新高地。
优质产能扩张可期
滨海湾新区集聚优质产能的潜力显现,一批敏锐的企业家已经将目光聚焦于这里。步步高在该新区的意向地块已超2000亩,部分用地指标已落实,成为新区落地最快的产业项目。作为世界智能手机品牌的OPPO、vivo有望在滨海湾新区落子。
东莞拥有密集和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与深圳的互联网及高新制造业企业、广州重点大学及研究机构、香港的高端服务业等资源可进行优势互补,是大湾区发展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东莞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还有强大的资本外溢,东莞的制造业成功与否,关系到广东省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发展。他认为,东莞需要开辟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原有的区位优势上,加速空间布局的调整。
湾区经济的两个条件是有濒海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这两个条件滨海湾新区都已具备。从内部要素来看,滨海湾新区有着强大的腹地——长安、虎门、厚街三大镇域经济体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基础,长安镇智能手机产业、虎门服装产业优势明显。其中,虎门和长安都已是GDP总量迈进“400亿元俱乐部”的超级经济强镇,厚街镇也超过了300亿元,分别位居全国千强镇的第七、第九和第十八位。再加上沙田镇(虎门港),滨海片区内的总税收达300多亿元,工业产值4000多亿元,GDP总量1400多亿元,可以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富可敌市”。
从外部要素来看,新区毗邻深圳和广州,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道中,可承接广深创新要素的外溢。伴随着创新资源的涌入,以及不断增加优质产能扩张需求,使得这一片区需要更多的发展新空间,处在开发状态的滨海湾新区为优质高端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有望成为东莞市高端制造业新高地。
滨海湾片区的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这也将对设计、研发、物流、营销、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这也是该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与机遇。依托旺盛的产业提升需求,滨海湾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值得期待。
城市规划的新标本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被动地让产业支配城市之路已难以为继,铸就城市品质来引领和支持产业才能再创辉煌。滨海湾新区寄托着东莞新一轮发展的希望。
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年代,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东莞快速发展,原先的小镇积累起“富可敌县”甚至“富可敌市”的殷实家底。但这种产业形势对城市品质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城不城、村不村”却也怡然自得。
新常态下,原有的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东莞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和社会转型都进入关键时期,“东莞制造”不断谋求向“东莞智造”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技术及企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这些人才和企业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投资环境作为支撑。
正如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市长梁维东强调,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东莞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高水平、高标准做好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
如何突出抓好投融资机制探索,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投融资机制,更多地依靠和发挥市场的力量,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城市建设,都是东莞滨海湾新区开发需要重点探索的方向。
松山湖(生态园)正是东莞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的典型。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这里集聚了东莞市区域内最丰富的创新生产因素,是目前东莞最具创新发展的区域,也是东莞市产业转型及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
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需要高品质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背景下,被动地让产业支配城市之路已难以为继,铸就城市品质来引领和支持产业才能再创辉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世界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中,滨海湾新区寄托着东莞新一轮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