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⑥|东莞贷款余额达11602亿,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增强

17.09.2020  18: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莞企面临融资难等问题。在此关键时刻,金融工作成为支撑、润泽实体经济的活力源泉。

作为入选国家首批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东莞金融总量稳居全省第四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更是再创新高,达11602亿元;总量增大之外,我市信贷投放结构也随之优化,今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余额1816.62亿元,占全省的10.47%,新增信贷流入实体经济明显提速,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更强。

信贷投放总量更大、结构更优

位于茶山镇的广东某卫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热风棉等用于口罩生产类卫生材料的企业,疫情影响下,企业产品需求增加。但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迅速上升,而且企业主正处于创业初期,在莞没有固定资产,获取融资有一定困难,营运资金紧缺成为企业的大难题。

东莞农商银行主动联系该企业,向企业提出“纾困包”融资解决方案,启动授信“绿色通道”,发放资金119万元,并给予较大的利率优惠。企业负责人表示,该贷款补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保证了企业产能,有效解决了应急物资扩产难题。

东莞农商行的“底气”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下称:东莞中支)发放的3.39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贷款。据了解,东莞中支于8月28日为辖区两家法人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3.39亿元,惠及企业202家,优惠贷款利率为4.84%。今年以来,东莞中支累计向辖区8家法人银行发放多批支小再贷款合计97.14亿元,规模达到去年全年的1.6倍。

除开东莞中支发放的这笔贷款之外,上半年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602亿元,同比增长23%,创历年同期贷款增量新高,充分展示了疫情期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金融贷款不仅总量更大,而且结构更优。上半年,新增信贷流入实体经济明显提速,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等在融资方面的获得感正逐步增强。

截至今年7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816.62亿元,占全省的10.47%,同比增长38.34%,新增贷款383.68亿元,占全部各行业贷款增量比重达44.93%,继续保持各行业贷款增量第1位。

推动本土金融机构提质增效

本土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工作的“直接抓手”,在疫情期间冲锋陷阵,它们的身影奔波在稳金融、保就业、促生产的战场上。

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巨正源)是广东地区最大的聚丙烯生产企业,疫情期间,该企业保障了广东省40%的口罩供应。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背后,是金融活水的鼎力支持。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莞金控集团)通过股权投资基金为巨正源提供的股权资本,大大加速了其二期项目的启动进度,进而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承担着广东省40%的口罩生产任务,一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东莞金控集团在了解我们的情况后,通过股权投资基金给我们提供股权资本,帮助加快二期项目启动进度。”巨正源财务总监梁伟雄说。

今年,东莞继续鼓励本土金融机构提质增效发展。据了解,东莞金控集团、科创金融集团分别与深创投集团、中金资本合作,力争成立100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并购基金,目前产业投资母基金完成了12支子基金的遴选任务,其中7支子基金已注册落地,注册资本总规模40.9亿元。其中,市倍增计划产业并购母基金也已初步遴选了3支子基金,为新兴产业输血、为产业布局助力。市产业母基金截至2019年底累计投资基金7支,总规模达40.9亿元,累计实缴金额13.53亿元。

东莞更在全国地级市中成立首只50亿元规模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协调解决6家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近113.95亿元的债务问题,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及后续发展。

见习记者 唐卓 记者 曹丽娟/文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