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络关系向前看:在共同发展中解决争议

25.09.2015  19:19
中美网络关系只有向前看,秉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这也是中美避免陷入网络空间的“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然出路。

  随着中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中美非对称性均衡已被打破,网络空间不仅成为中美较量的新领域,也成为中美竞合的新型复合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第8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发表题为“互利共赢,领航未来”的主旨演讲,明确指出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网络关系的主流。中美只有向前看,才能为中美网络关系不断注入正能量,引领航船驶向幸福的彼岸。

   当前,中美网络空间摩擦点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一是中美互相指责对方进行网络攻击。斯诺登揭露美国对中国政府开展广泛的监控并窃取了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的产品源代码。与此同时,美国又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中国黑客威胁论”的喧嚣热浪,从山东蓝翔技校的黑客攻击到Mandiant指称中国黑客组织隶属于解放军部队,再到去年起诉5名中国军方人士窃取美国商业机密等。

  二是中美网络价值观分歧:网络安全审查和网络意识形态入侵。美国认为,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不能让信息自由流动,损害了其互联网公司的公平竞争机会。而中国认为,美国积极推行“网络自由”战略意在加强意识形态渗透。

  三是中美现实摩擦引发网上攻击。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事件、中美撞机事件、谷歌事件等冲突中都出现了中美黑客较量。

   如何应对当前中美网络空间的冲突和摩擦? 正如鲁炜主任指出的——向前看,中美网络关系要向前看。

   向前看,就是要维护我们共同的利益,应对我们共同的风险,不开倒车,不生枝节,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合作中化解分歧。 中国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有共同关切,中国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美应该共同应对,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双方可以加强信息共享,依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共同打击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商业窃密行为,积极开展两国互联网应急响应合作和“二轨对话”,合力研究解决网络安全相关问题。

   向前看,就是要大处着眼、不择细流,避免小问题酿成大事件,更不能做损人害己的事。 由于中美在网络主权问题上分歧很大,中国可以先从网络数据的主权管辖入手,使美国意识到其网络攻击实际上侵犯了中国境内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和企业的财产权,促使其放弃针对中国网络和通信系统的入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美相互尊重对方网络空间权益的共识。另外,网络空间的无政府性、跨地域性和个人主体性会使许多偶发因素加速成为网络冲突事件。中美双方可以建立网络战略透明机制和网络危机解决机制来应对双方突发事件。

   向前看,就是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为中美网络关系也为我们共同的利益不断注入正能量,引领航船驶向幸福的彼岸。 建立互信,是中美网络空间的基础和前提;互利共赢,是中美网络关系的本质和主流。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只有加强沟通,增信释疑,才能避免战略误解误判,才能真正维护好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中美网络关系只有向前看,秉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这也是中美避免陷入网络空间的“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然出路。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原标题: 中美网络关系向前看:在共同发展中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