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举办清明民俗专题论坛 互联网PPT祭拜成新潮

04.04.2017  12:50

大洋网讯 昨天,广州市殡葬协会和市殡葬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清明民俗专题论坛,也是广州首次举办这种主题的论坛。对深化殡葬改革,文明低碳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进行探讨。民俗学专家和殡葬文化专家就清明节是否应该互道“清明快乐”展开热议。

殡葬改革:4月仅两天骨灰海葬已预约400多单

论坛围绕殡葬习俗的渊源、广州殡葬习俗的历史变迁、厚养薄葬的传统和文明祭扫新风尚四个议题展开。据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介绍,广州在已经连续17年保持火化率100%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地生态葬和文明祭扫,1998年首创骨灰撒海,1999年首创骨灰还林,2016年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80.5%,无烟祭拜、错峰出行效果明显。4月1日骨灰撒海补贴提升至2000元之后,报名人数激增,截至4月2日已预约报名400多单。

低碳祭拜:互联网PPT祭拜成新潮

在论坛现场,专家介绍了目前几种新兴的文明祭扫方式,例如增城殡仪馆推出的音乐扫墓,在逝者的灵前演奏、播放逝者生前喜欢的音乐,在逝者灵前摆放绿色植物替代祭品和鲜花的绿植祭扫,以及网上祭拜、互联网灵牌位祭拜等。

市银河革命陵园管理处主任郑俊荣则坦言:“银河公墓,今年策划家风家训展的,也是受群众的启发。”他在工作中发现曾经有个市民,每年都会过来祭拜,过程中会录像、会拍照,然后第二年又会把之前的做成PPT,或者是电子相册。好奇讯问后,市民回答这是一种记录。因为这个家族里面,亲人有部分是不在广州居住的,有些甚至在海外定居的,清明时节,大家都因为祭拜祖先而聚集在一起。

民俗发展:可以说“清明快乐”吗?

最后,到会的民俗学专家和殡葬文化专家接受了现场和网友的提问。其中关于“清明,可以说‘清明节快乐吗’?”的讨论在现场引起热议。中山大学人类学专家周如南博士直言,“这可能存在南北差异”,他认为人们互道祝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将“清明”和“踏青郊游”联系在一起。

清明祭拜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上古时期,人们的祭拜并不局限于清明节气当天进行,直到晋文公重耳为纪念复国功臣介子推而设立寒食节,人们的祭拜习俗才逐渐固定。而到了秦汉时期,扫墓才出现;到了唐朝,清明开始和出游、踏青结合在一起;宋元时期,清明有了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扫墓,寄托哀思;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愉快地出游。

另外,对年轻群体而言,清明三天小长假更多成为“买买买、吃吃吃”的好机会,清明节本身的沉重感可能会有所消减。

信时记者罗子杰 通讯员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