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增长45% ,广州开发区书写靓丽答卷
大洋网讯 昊志机电今年前9月产值增长48.5%,禾信仪器增长90.42%,乐源数字增长130.5%……12家中小企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多家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24日视察广州科学城至今,当时在场的12家中小企业代表两年来交出的靓丽答卷。
两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营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环境,持续推出“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暖企8条”“区块链2.0”“金镶玉”2.0等系列政策,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跑出了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2019年,该区规模以上民营及中小企业同比增速39.2%,总量全区占比93.2%;吸纳了64.2%的就业人口,贡献了64.5%的营业收入和93.4%的商品销售额;全区上市企业61家,增长45%。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该区4家机构列入国务院联防联控办防护服定点名单,全区日产新冠肺炎检测试剂超250万人份,占全国1/4。
突破“卡脖子”难题
创造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我们一直在践行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期盼。”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维兵至今仍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牢记嘱咐,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下,对于明珞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创新既是企业得以存续壮大的武器,也是推进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动能。
两年来,当初与明珞装备一起同总书记亲切交谈的多家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聚焦主业,加快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步伐,先后攻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传统离散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关键共性技术等技术瓶颈,解决谐波减速器柔轮断裂等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勇担重任抗击疫情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逆势而上
2020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面临严峻考验,而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却逆势而上,不断创造亮眼成绩,其中中小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真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疫情来袭,物资紧缺,形势紧迫。洁特生物提前开工,迅速重启、激活关停的口罩生产线,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疫战,填补市场缺口。公司董事长袁建华说:“洁特生物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抗击疫情中主动挑起重担。”
1月24日大年三十,袁建华带领40多名员工取消春节假期,全力以赴生产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产品,一周内对外供货20万只。据统计,截至目前,洁特生物生产口罩约4000万个,医用防护服50万件。与此同时,洁特生物迅速研发正压防护服、负压担架等系列高端疫情防护产品,获中央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立项。
今年1月,洁特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广东省2020年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第二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84.86%,净利润1.1亿元,增长352.63%,业绩取得新的突破。
中小企业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目前,该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九项指标都排在广州全市第一,14项指标占到了广州50%以上,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有30多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总数超过5000家。未来,中小企业将成为该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中流砥柱。
练好科技创新内功
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
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殷殷嘱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努力培养能办大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决定未来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培育出“办大事”的主力军。
成立于2017年12月的粤芯半导体就是芯片领域的一家后起之秀。
作为国内第一座以“定制化代工”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制造公司,粤芯半导体拥有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也是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出货量环比增长105%、晶圆月平均移动量增长78.8%的季度记录。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国内对半导体芯片需求越来越大。为支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需要,成立不足3年的粤芯半导体,在加快一期产能释放的基础上,快速扩充二期建设,生产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高端电源管理芯片、光学传感器、车载及生物传感芯片等产品。
“我们希望在2020年能够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民用和车用芯片的市场需求,同时兼顾好生物检测芯片、视频监控摄像头芯片、红外线测温控制芯片等生物安全与健康芯片产品的开发和运用。”粤芯半导体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表示。
建成华南最大孵化器集群
培育100家行业领先优势“单打冠军”
根据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区聚集的民营及中小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规模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增长极。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改革协调处处长曾繁荣介绍说,为全面激发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该区出台了建设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方案。根据方案,到2023年,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500家,到2025年,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000家,年均增长12%以上。新增一批独角兽企业,培育形成100家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产生1-2家对全球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民营企业。
当前,广州开发区已建成华南最大、最活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成为孕育新兴市场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10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建成众创空间51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建成科技企业加速器7家,形成“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完整的孵化链条。全区孵化器集群在园企业5001家,共培育规上入统企业476家,高新技术企业949家,上市企业(包含新三板)62家,瞪羚(培育)企业17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孵化发展成效显著,对企业主体培育贡献突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瑞琪 缪璟 通讯员钟飞兴 张成 许婉 徐洁芹 范敏玲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何瑞琪 缪璟 通讯员钟飞兴 张成 许婉 徐洁芹 范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