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乞巧公仔30余年!番禺“巧男”振兴乞巧名村

09.08.2018  18:21

大洋网讯 其叔的乞巧制作讲究一个新字,闯出了“新、奇、精、明”的特色。

过七夕,摆七娘。每逢乞巧节,广州一些村祠堂会摆出主题丰富的乞巧贡案,在这些作品背后,有一批乞巧制作匠人,她们多为能编善织、能描善绣的女子。而在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却有一位名声响亮的“巧男”——许冠其。

 

今年86岁的其叔与乞巧缘分不浅,他正是农历七月初七生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潭山村乞巧民俗衰微之际,他挺身而出,接棒传承,如今其叔从事乞巧公仔制作已有30多年了,经他手所制作的乞巧公仔有数千个,不仅技艺赛过女匠,作为番禺区乞巧非遗传承人,他还收徒20多人,推动潭山这座乞巧名村复兴技艺。

巧女”老去 

他重拾乞巧技艺 振兴乞巧名村

其叔是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人,生于1931年农历七月初七,至今为止,他从事民间艺术制作63年,作为番禺乞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制作乞巧公仔已超过30年。

在过去,制作乞巧公仔基本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自梳女”(也称巧女),而“巧男”较为罕见。在采访中,其叔特意掏出身份证给记者看,“我是1931年农历7月7日出生的,就是七夕节这一天。”他自嘲说,自己是天生注定是做乞巧的“巧男”。

1951年,其叔加入村里的宣传队,慢慢深入了解了村里的乞巧文化。乞巧节在化龙镇叫“七姐诞”,又叫“摆七娘”。据记载,潭山村的乞巧民俗渊源流长,早在解放前已经举办过多次的“摆七娘”活动。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随着潭山村从事乞巧公仔制作的“自梳女”纷纷老去,这门手艺日渐式微。

看着人老去,而作为精髓的乞巧民俗却无人传承,让人很痛心。”于是,其叔多次到邻镇村落参观、学习乞巧制作工艺。经过多年学习专研,他终于慢慢地掌握了乞巧制作工艺,制作出一些令人称赞的作品。

一转眼,30多年过去了。其叔也从一位乞巧制作学习者,变成了村里最为资深的乞巧匠人。2007年,他制作的乞巧供案《七姐下凡》获首届广东省民间乞巧赛艺会金奖。2010年,制作的乞巧贡案《长生殿》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如今,潭山乞巧已列入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巧男”炼成记:

从未学过设计,却有百般创意

别看每个的乞巧公仔个头并不大,但其工作量一点都不少。”其叔拿起一个乞巧公仔介绍起制作流程,人物造型、服装裁剪、工艺刺绣、面相绘画、镶、扎作等多道工序,完成一个公仔制作至少需要4至5个工作日。

其中,制作工序里最难的一个步骤就是乞巧公仔的头部。头部不仅需要很好地刻画人物的神态,同时也要配合人物的身形和剧情进展。所以,凡是轮到这个工序的时候,都需要其叔亲自出马。说起制作心得,其叔笑了,“我自已是小学文化,本身没学过相关的设计、绘图等技术。但是,他每次制作乞巧公仔,他都会根据旁人的描述,然后用心体会想象,力求把将每一个表情、眼神逼真还原,体会多了,自然就有了神似。

不停步,不守旧,有增无减”,这是其叔的乞巧之道。不创新,人老技艺也老去。其叔的乞巧制作讲究一个新字,闯出了“新(主题新颖)、奇(造型奇特)、精(制作精巧)、明(色彩明快)”的特色,让潭山的乞巧文化扬名南粤,走向全国,荣获多个全国奖项。2016年,制作了乞巧贡案微缩版“辽宁号航空母舰”,2017年,其叔制作一板贡案《一带一路》,乞巧贡案题材跟着时代走。 

传承:

甘做人梯 收徒弟20人培养女巧手

为了让潭山村乞巧制作技艺能够传承,2008年底,其叔开始收徒授艺,第一批学徒就有10多人。从那时候开始,全镇各中小学每年都会开展不少于1节的“民间美术基础”、“乞巧工艺”、“飘色创作与表演”等第二课堂活动。

如今,经其叔亲手培育出来的学徒分为三个批次,多达20人。如潘少芬、梁巧京、李敏仪等一批有兴趣有技术的精英“女巧手”,其中,大徒弟潘少芬今年已经70多岁。

有村民表示:“其叔对乞巧手艺的热爱和坚持,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种习惯,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正因为有了其叔,才让发源于民间的这些原汁原味老技艺传承下去,让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异彩。 

(文、图/广报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许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