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双保险防夹人 屏蔽门均有防夹挡板
每扇屏蔽门下方都装有防夹板,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屏蔽门夹人事件的发生。
在全国最早采用屏蔽门 并率先设计屏蔽门站台灯管和防夹板双保险
文/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叶子川 图/记者顾展旭
前晚,北京地铁一位女乘客被夹在车门与屏蔽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最终不治。广州作为国内第一个安装地铁屏蔽门的城市,从屏蔽门出现至今已有12年,未曾发生过乘客夹在两扇门间致死的案例。
广州地铁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约有20~25厘米的空间。不过,由于有屏蔽门防夹条、车尾观察灯管,乘客无法站立于两扇门之间,否则屏蔽门关不上,同时司机必须确认没有夹物才返回驾驶室。虽然有这么多防备措施,但地铁公司提醒:乘客勿冲门才是治本之策。而尽管血的教训就在眼前,昨天地铁里依然可见乘客冲门。
现场:
屏蔽门与车门空隙在20~25厘米
广州是国内最早在地铁安装屏蔽门的城市。2002年2号线开通试运营时,首次在各个车站站台安装屏蔽门,一则防止乘客坠落轨道,二则减少空调流失节省能源。后来开通的新线都设有屏蔽门,设计时未有考虑的一号线也全面加装。如今,广州地铁的屏蔽门历史已有12年,未曾发生过乘客被夹车门与屏蔽门间致死的恶性事件。
昨天,记者在2号线公园前站见到,车门关上后,列车与屏蔽门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确实有可能容下身材单薄的乘客。如乘客来不及上车,退出屏蔽门时正好两扇门关闭,就会被夹在中间。有街坊不禁问:为什么设计时要留下这样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广州地铁解释,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横向摆动,为保证运行安全,设计时要求车辆与站台留有一定空隙,一般在10厘米以内。但是,由于设计、站台施工及车辆的制造误差等多种原因,造成站台与列车车门之间的间隙并非完全一致,通常会在10~12厘米之间。因此,安装在站台上的屏蔽门,和列车车门会出现一定空间。以广州地铁1~4号线为例,屏蔽门与列车车门的空隙在20~25厘米之间。
车门关闭时压力相当于15公斤的力
尽管刚发生过血的惨剧,但昨天记者现场采访时,还是发现乘客冲门。现场虽有站务员维持秩序,但人手有限,仅能守住邻近扶梯口或楼梯的车门,难以全面覆盖,还是得靠乘客自觉。地铁方面表示,地铁门夹到人是常事,绝大部分都是乘客冲门所致。地铁工作人员说,无论哪一种车门防夹功能都是要夹到乘客才起作用,车门关闭时压力相当于15公斤的力,如果车门夹到头部或手还是会比较痛的。
广州地铁:多重保护防夹人
措施一:司机看
开车前先确定无夹人
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没有足够光线供列车司机瞭望,容易对乘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胁。10年前,广州地铁率先在全国研发并安装了屏蔽门站台灯管。在站台尾部安装一个闪光灯管,悬挂在屏蔽门与列车的间隙位置。司机关门后,从车头观察尾部的灯管,若灯管完整显示,则说明间隙中无人。否则,司机将重新开、关门,确认无人才开动列车。
昨天中午,记者在西门口站连续观察三趟地铁发现,每趟列车关门后,司机都会有个“规定动作”——用手“指”一下两扇门的间隙,确认中间没有异物后,再返回驾驶室启动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