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高级中学入选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首批试点
从“考什么学什么”到“学什么考什么”,在新高考制度的背景下,各高中如何指导学生做好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成了亟待研究的课题,而学校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者。
根据2017年教育改革方案,高考除了语、数、英3个科目外,另外3个科目由考生自主选择。为了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深圳市教科院未雨绸缪组织开展了全市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首批试点学校申报和遴选工作。
在首批15所试点学校名单当中,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榜上有名。据悉,该校作为深圳市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首批试点将在9月正式挂牌。
深圳市缘何开展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试点工作?新区基础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光明高级中学凭借什么在全市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的?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何在?记者就这些疑问进行了探访。
焦点1 深圳为何开展高中职业教育试点工作?
“不少学生学习无动力、无方向,家长把考上好大学视为唯一目标,老师把焦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并不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范坤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在高中学习阶段,从学生、家长到老师都出现了迷茫,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充分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或是现行的培养方式让学生与梦想渐行渐远。
在新出台的“3 3”高考方案下,考生总成绩包含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3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科目。
选择合适的选修科目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考的专业方向,还会影响到长远的职业规划。招生考试制度是历来教育工作的指挥棒,因此,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帮助学生科学选择选修科目,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成了亟待研究的课题。深圳市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首批试点学校申报和遴选工作由此开展。
“教育改革是有生命周期的,渐进式的,大体上3年一个周期。”光明新区文体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上海、浙江为试点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为国内的全面推广积累宝贵经验。“作为大势所趋,我们也应该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把职业规划生涯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该负责人说。
焦点2 光明高级中学凭何入选试点学校?
目前,深圳市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首批试点学校已经出炉。经组织专家评议,共评选出15所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试点学校,其中包括3所市直属学校,11所南山、福田、宝安、龙岗、盐田的学校,以及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当全国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为空白之时,深圳一些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已经多年,如深圳外国语学校、育才中学等学校的国际课程班均开设了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而深圳中学的生涯规划课已开办了10多年。
“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光明新区教育历来以发展特色为突破口。”光明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负责人王老师介绍,基于对新形势的把握,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先行先试,今年3月在全区率先成立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目前也是全区唯一一个,并从各年级中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专门的生涯规划导师队伍,为该校获评深圳市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项目首批试点学校奠定了机构基础和人员基础。
目前,指导中心共有8名教师获得了CCP国家生涯规划师职业技能证书。《高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的成功获批,使光明高级中学也将成为深圳市学生生涯规划教师的继续教育基地。除了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指导学生科学选择专业的网络测试平台,指导中心还在进行一项个性化教育的实验,通过个案咨询引导学生解决生涯困惑和建构生涯规划体系。
“接下来,光高将把生涯规划课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市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课程,把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努力打造成为光高的特色工作。”王老师说。
焦点3 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何作用?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几乎都集中在大学阶段,对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存在严重的忽视。
有人认为在中学就开始普及职业规划似乎有点过早,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早已有了成功的经验。比如台湾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就设置类似的课程;美国、日本等国都有专门的法律来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施;加拿大大多数学校不但为学生配备了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还对老师的学科背景与工作经验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在范坤看来,从中学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前找到自己的兴趣,锁定自身奋斗的目标,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促进。据统计,中国目前在职业生涯指导师资配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高中生的职业与毕业指导多由班主任来承担,受过专业教师指导的高中生仅占1/4。随着试点工作的展开,将会为深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师资储备。
“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的过程对自身也有促进作用,从教师变为导师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范坤认为,教师育人不仅仅体现在教授知识上,还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上,进而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生涯。
编辑: 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