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力推进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

11.06.2014  14:51

4月21日至25日,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朝明就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率队到河源、梅州、汕头等地供销社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为全面深化供销社改革探索新路、凝聚共识。

李朝明一行先后到河源、梅州、汕头和东源、龙川、梅江、丰顺供销社社有企业、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项目等经营服务网点调研,分别在市供销社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县供销社领导班子对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调研期间,市县党政领导分别会见了李朝明一行,并就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了意见看法;当地分管领导、供销社主任和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广东新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有限公司、省社综合业务处等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李朝明指出,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积极稳妥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农村改革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日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全国供销总社在广东和河北、浙江、山东4个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我省各级供销社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是中央对供销社提出的新的使命和要求,也是供销社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抢抓机遇、凝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上来,切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步伐。

李朝明要求,广东作为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四个试点省之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供销社尤其领导班子,必须勇于担当、积极探索,主动而为、狠抓落实,探索创新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积累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扎实、有序推进。

一要提高认识,坚定决心。改革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积累了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化解矛盾问题,推动新的发展。各级供销社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越早改越主动、越晚改越被动、等待观望没有任何出路。这次省社拟选取20个县(市、区)供销社和省社一起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就是要为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时间、争取主动、积累经验。各市县供销社都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主动申请试点,大力谋划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力争先行先试、闯出新路。

二要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流通业发展趋势,构建上下贯通、一体化运营、各业务板块有机融合的经营服务综合平台,实现服务规模化和流通现代化,成为承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党委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这种改革不是把供销社完全推向市场或是试图转为行政单位,而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组织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重构供销发展新优势,打造市场竞争新主体。

三要突出重点,力求实效。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总要求,突出建立上下贯通、运作高效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新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供销社虽历经多次改革但未能走出一条成功路子,反而越改越弱小,越改越边缘化,越改越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今仍存在单位性质不明、工作定位不清、发展方向不定、内部管理和用人机制不活、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多数干部职工害怕改革、抵触改革。这次综合改革试点提出向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就是要从自身的体制机制改起,从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重点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激发自身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服务农民的办社宗旨。

四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这次综合改革试点的选取,主要还是尊重市县自身意愿,注重各地供销社班子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做硬性要求。但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是贯穿供销社各项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无论是否入选试点单位,各级供销社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立足自身实际,主动谋划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赢得更多支持,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