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基层建立24小时值班制解决《死亡证》办证难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张秀丽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吴瑕 张秀丽 通讯员 穗卫计宣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从4月1日起,广州市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新版医学证明,居民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的,由居住地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签发《死亡证》。新的办证流程实施后,民众、居委和社区医生在办证方面多遇到“非上班时间办不了证”、“居委不知道是否鉴定死亡信息真实性”等问题。
昨天下午,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民政局对办证流程和情况作出说明。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发文要求各社区医院建立起24小时值班制度,居民办死亡证可随时办理。
【走访】
居委“大妈”忐忑开出首张证明
根据新的办证流程,居民在家、养老服务机构或其他场所正常死亡的,其家属须持本人及死者有效身份证件、死者户籍或现住地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居委(村委)证明、生前病历等到户籍地或现住地所在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发《死亡证》。也就是说,居委会是开具死亡证明的首个环节,这让不少居委会工作人员感到巨大的压力。
5月6日,越秀区建设街建设大马路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开出了新政后第一张《居(村)委会证明》。
据了解,这位在家去世的居民是一位70多岁的男性老人,被赶到现场的120急救医生判断为“猝死”,并开具了死亡判断书。当天下午4点多,其家属带着这份死亡判断书以及老人的户口本、身份证来到居委会为死者办理了《居(村)委会证明》。
“好在家属当时通知了120,有医生的死亡判断书,我们在请示了街道民政科的负责人后,很顺利地开出了证明。”
该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面对新政后首例开死亡证明的申请,他们的心情还是比较忐忑的,“说完全没有忌讳是不可能的,当时开具证明的那位同事输入电脑时手都抖了。但是面对亡者的家属,我们还是要尽量地协助和安抚对方,好在是发生在上班时间,如果是晚上找到我们,很可能我们也不知所措。幸亏家属有120的死亡判断书,让我们有一定的依据开具证明,如果家属没有通知120,也没有报警,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填死因这一栏。”
死因可疑
可先由公安判断死亡性质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4月份实施新政以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议论这个政策的操作问题。而让大家最为纠结的,是开具证明后一旦产生法律方面的纠纷,居委会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我们只是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不具备任何医学方面的知识,把我们放在为家属开具死亡证明的‘第一线’,真的很为难。”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全市多个区的社区居委会也发现类似的问题。越秀区北京街的一位工作人员直言:“我连对方死没死都无法判断,还怎么判断死因?”
对此,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并没有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上门确认死亡真实性。按照办证规范,家属申报时需要提供真实信息,并签名确认。而居委工作人员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由家属或知情人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后,由家属联系救治或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签发《死亡证》。
【焦点回应】
1.办证各环节衔接存在问题?
基层落实有滞后 宣传工作有疏漏
新办证流程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先后有市民反映基层非工作期间办证难等问题。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梅向阳表示,由于村居委会数量多,各个区的落实情况不太统一,甚至有的村居委不熟悉新流程、服务不到位。而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周端华亦表示,广州市内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没有住院部,没有人24小时值班,导致出现了社区医院非上班时间找不到人办证的情况。
据介绍,在文件实施前,市卫计委在3月份举办了两次培训班,也邀请了公安部门和民政部门的人员一起参加讨论。而各区的疾控部门也针对该项工作各自召开培训班,官方承认基层熟悉流程和市民宣传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针对死亡医学证明签发流程调整初期出现的问题,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广泛收集和听取了各方特别是基层部门意见,并再次召开会议,协调卫生计生、民政、公安等三部门行动,方便民众办证。
2.今后如何方便家属办证?
民政和卫生等部门均要24小时值班
5月6日,在卫生、民政、公安三部门协调会上,民政和公安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做好出具《居(村)委会证明》、判断可疑个案死亡性质,及时签发非正常死亡者死亡证明等工作。“110接到市民报警电话后,将会详细解释办证指引,不会简单告知‘那是卫生部门的事’。”周端华表示。
市卫计委表示,近日已向各区卫计局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做好死亡证的出具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在岗或电话),并在辖区内公布联系电话或值班电话。同时加强与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村居委、派出所等单位的联系。其中,越秀区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为养老院上门讲解办证流程。梅向阳也表示,已经要求各村居委都安排人员24小时电话值班,并制作统一标识公布值班电话和办证流程,下一步再举办一次培训,帮助居委办证人员尽快熟悉流程。
由于国家和省下发的文件并没有对基层办结《死亡证》时间作限制,但两部门均要求基层有值班人员,随到随办,“不能耽误办证的事”。
【数据】
居家自然死亡各区平均占比42%
对于在家、养老院正常死的死亡证交由社区医生办理,会不会增加基层工作量呢?
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周端华称,近年广州每年监测到的死亡病例有5万多,而在家中、养老院、其他场所死亡的每年两万多例,“算下来,平均每月两千余例,广州有168个街道,平均到每个街道是每个月11例左右”。
居家自然死亡的病例,市区的养老机构相对集中,各个区的占比不一样,平均值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