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张氏”厂房
相关新闻
昨日下午,挖掘机施工现场,印有“张氏”字样的厂房正被陆续拆除。记者 莫晓东 摄
“张氏”厂房的原样。资料图片
近日,S358省道虎门龙眼段旁边的“张氏”厂房将陆续被拆除。这片面积达5万多平米的厂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身正是中国农村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龙眼发具厂。
龙眼发具厂最早落户虎门龙眼社区张氏宗祠,19 8 7年搬入现址,随后的20年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2008年,这家企业搬离至龙眼社区另一个工业区,而“张氏”厂房则被其他企业租用,并被多次转让。“张氏”厂房拆除后,原址将建设大型商住项目。
威水
曾是国内首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
经常途经省道S358虎门龙眼段的市民,对赤岗路口附近的“张氏”厂房不会陌生。作为虎门镇远近闻名的“亿元村”,龙眼社区曾在1979年4月,引进了全国首家来料加工厂———龙眼发具厂。
龙眼发具厂最初的厂址,设在当年村里的张氏祠堂内。厂房虽然破旧,但这家国内农村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引进,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此后,东莞各村镇相继利用原有的饭堂、会堂、祠堂做工厂,承接各种“三来一补”业务,带动这种模式迅速在珠三角及全国推开。
龙眼发具厂的投资者,是龙眼村民张铭和张超兄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两兄弟为了谋生偷渡到香港。龙眼发具厂成立不久后,工厂即交由大哥张细管理。
龙眼发具厂的生意越做越大。1987年,张细斥巨资在省道S358虎门龙眼段的赤岗路口附近,建起了第一栋真正属于龙眼发具厂的厂房,命名为“张氏”厂房。在1993年,“张氏”厂房的旁边已先后建起7栋厂房宿舍,整个厂区面积达到了5万多平米。
在各类关于改革开放的史料中,都不乏龙眼发具厂带动龙眼村以及虎门周边村庄致富的故事。“张氏”厂房建成后,发具厂扩展迅速,此后更名为东莞海龙美发用品公司(以下简称“海龙美发”)。到了2008年,海龙美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
“龙眼发具厂来龙眼投资的首幢厂房在旧祠堂内,纪念意义非凡,自然不能拆。”龙眼社区现任书记张国平介绍,从2007年起,省道旁的“张氏”厂房实际上已经没再为龙眼发具厂服务,“该厂已经在龙眼新的工业村盖起了更大规模的新厂房”。
闲置的原“张氏”厂房,随后被租给其它企业使用,在经历多次转让后,陈旧的“张氏”厂房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昨日,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靠近省道S358龙眼路口的一边,厂区内已被清理出一片数万平方米的空地,那幢最高并有半红色“张氏”大字的厂房已被夷为平地。几辆大型货车在工地上来回装载拆楼清出的废旧钢筋,旁边的挖掘机在轰鸣作响,其中一幢尚未倒塌的四层厂房外墙上,留有“张氏”的两个黑色大字也即将消失。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