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A
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
一点两地”的战略定位,在时代坐标上明晰了大湾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战略层面上集成了大湾区具备的叠加优势。我们要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把握好大湾区建设的优势、高度和方向,把握好大湾区建设新的阶段性方位特征。
竞争优势巩固提升,发展底气更足。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大湾区交通区位条件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得到强化。与世界上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面积大于其他三大湾区面积之和,常住人口目前超过8600万,10年间人口净增了35%,增速在四大湾区中遥遥领先,日益释放出强烈的“虹吸效应”,散发出“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区位吸引力。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竞争力更加强大,正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13万亿元人民币。实践证明,虽然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多,但我们依然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更上层楼。
一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更加丰富,创新空间更广。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粤港澳三地协作渐入佳境。三地之间既有“硬连接”——广深港高铁等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相继实施;又有“软联通”——“深港通”落地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实现互认、“湾区标准”规范衔接;还有“心相通”——得益于日渐高效的通关模式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港澳居民来粤投资创业、居住生活更加便利,大湾区日益成为港澳居民生活就业、追逐梦想的舞台。实践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只要大胆闯、大胆试,就一定能开出一条新路来。
B
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动,深刻认识“一点两地”新的历史使命,在新征程中知所趋赴、久久为功。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担当,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这意味着大湾区要更好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推进大湾区建设紧密衔接起来,着力强化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链接、服务功能。要积极发挥大湾区需求巨大、“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优势,为全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创造稳固基础;发挥区域创新能力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加速提升的优势,为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发挥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善、制造业发达的优势,为我国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提供强大保障;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示范引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国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提供重要基础;发挥对外开放水平高、得天独厚的国内外市场规则体系的对接转换地优势,为我国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提供强力支点作用。
在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上拿出更大作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意义。深刻认识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历史使命,要立足“首要任务”来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出路,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推动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引领、支撑带动作用;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加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强化吸聚高水平要素资源的势能,更加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在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丰富现代文明样貌上呈现更大气魄,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一战略定位,意味着大湾区要从发展维度跃升到文明维度,要求大湾区既要全力打造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又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湾区篇章,建设好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的国际一流湾区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C
深刻认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实践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走在前列,既要在改革发展上一马当先,也要在战风斗雨中立马阵前,锚定新的历史使命,紧扣广东省委作出的“1310”具体部署,再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把大湾区的广阔空间、无限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要更加振奋起改革精气神,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道有夷险,履之者知。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广东正是凭着冲破思想禁区、革除制度藩篱的勇气,敢闯敢试,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这些探索,多有石破天惊之举,为全国激赏,被多地复制。新征程上,大湾区要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其难度决不亚于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初期。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勇于履险蹈难、独开生面,再显先行者的不拔之志与历史担当,紧抓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创造改革新经验,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大湾区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要树立更加宏阔的世界眼光,拓展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大湾区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就必须起笔全球眼光,落笔时代标杆,融入大国叙事,写就发展共赢、文明互鉴的开放大篇章;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合作,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要大力发动创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故相推,日生不滞。面对困难和挑战,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如果说改革是点火器,它要点燃和发动的就是创新这个新引擎。大湾区作为不断崛起的全球创新增长极,要牢牢把握创新第一动力,以“鼎新”带动“革故”,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把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推动大湾区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