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区属外国语学校首次面谈招生 未用英语交流

29.06.2014  11:49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昨天,广州市10所区属外国语学校统一进行首次面谈招生。记者走访部分考场发现,与前天市属外校面谈的高难程度相比,昨天不少学生表示,区属外校面谈比想象中要轻松很多。大部分学校均用客观题口头作答的方式来选拔学生,独缺考官与学生间的面对面英文交流,校方称,初次尝试此举更显公平公正。     

   英语比重提高 语数均有兼顾

  作为外语特色的学校,外校面谈招生英语自然是考查少不了的项目。记者昨天在西关外国语学校了解到,该校采取“三对一”面谈的方式,让学生“口答题目”,整套试卷共21道题目,其中语文、数学各6题,英语9道题目。学生做了20分钟准备后就进入面谈室,学校并没有设置英语自我介绍环节,而是让学生开始答题,答题时如果是语文题和英语题,学生需要将题目和答案完整地念出来,数学只要念出答案。完成答题后,当场确定成绩,学生签字后方可离开。

   仅个别学校保留面谈

  与天河、越秀等几所外国语学校不同,海珠外国语学校先集体进行20分钟60道题的英语听力,然后逐一用英语自我介绍,随后考官给学生一堆信封,学生从中抽出一封进行一分钟英语朗读。而江南外国语学校的面谈形式保留了传统外国语学校面试的特色,面谈只考英语,题型包括自我介绍、短文朗读和回答问题三个部分。

   学校说法

   主观评定难把握首年尝试更重公平

  为何外校面谈还要兼顾语数知识,而面谈的方式独缺与考生面对面英语交流?西关外国语学校校长何冰坦言,第一年尝试,学校更多考虑到公正、客观。其透露,为了准备此次面谈,学校特别进行了两次模拟,几乎全校的老师都参与,“我们有40多个面谈室,但是专业的老师只有这么多,也不能保证所有老师的英语都很厉害,如何评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

  此外,何冰也表示,获得面谈资格的学生,首先已经经过了一轮校内的选拔,学生英语成绩也是其中的参考,因此在此次面谈中,全部采用客观答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