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百年 惠泽大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事迹

16.05.2014  22:02

      华南农业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三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背后是播洒汗水的历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作为“劳动者”集体的最高荣誉,获此殊荣,是无数华农人在这片沃土上百年深耕、十年细作结下的硕果,更是华农插上腾飞翅膀实现跨越梦想的强大动力。

耕耘百年 南粤大地人才摇篮

      被誉为“农业干部和农业企业家摇篮”的华南农业大学座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华农不仅树木多,有“五湖四海一片林”,从这里走出的人才也多,在105年的办学历程,已经培养了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10多万各类优秀人才。华农不仅地大,占地8250 多亩,位居华南高等学府之最,更是大师辈出,涌现出诸如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陈焕镛、杀虫植物开山祖赵善欢、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著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卢永根、中国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著名昆虫学家庞雄飞、真菌学家郑儒永、农业机械装备专家罗锡文等院士,以及无籽西瓜之父黄昌贤、中国第一个将拖拉机开进水田的人邵耀坚、中国现代林业高等教育先驱沈鹏飞、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等一大批功勋卓越的农业科学家。

      当然,华农的大师并不是仅有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形成的大师精神(华农人习惯称之为“丁颖精神”)在华农代代相传,感召着无数的“华农人”。在这里,农业科研和创新当作一种信仰,追求真理、服务社会是一种担当,这种信仰和担当,承载了华南农大百年的梦想。

稳抓主业 创新党建促发展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住“围绕中心抓党建”的主业意识,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丰硕。2011年,我校被省教育工委确定为“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示范点创建单位、“扶贫济困日先进单位”;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获“南粤校园模范基层党组织”称号;校党委宣传部直属党支部和珠江学院外国语系党总支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实施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工程》被评为2012年全省特色组织工作和“示范书记项目”入选省级“书记项目”库。2013年“书记项目”《“党徽闪亮”--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入选省级“书记项目”库。

      群众工作卓有成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优秀组织奖”,机关党委设备处党支部和珠江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经济管理学院党委获得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校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省委林木声常委的指导和省委第二十一督导组的督导下,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6大类、30项制度建设工作,产生了多重积极效果,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进一步认识了“四风”的严重危害,增强了克服“四风”问题的责任意识,深化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把握。

      民主管理日渐完善。我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在全省高校中较早建立了两级教代会制度,还建立了教代会的工作机制:推行票决制、实行提案制、坚持例会制、实行团长(常委)议事制。教代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先后表决通过了《华南农业大学创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加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力度,学校民主管理日渐完善。

特色办学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在办学特色上我校坚持以热带、亚热带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贯彻“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办学宗旨,努力走综合型高校路线。学校向综合型发展的思路旨在“强农”。最近几年,学校通过发展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来提升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学校的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体系。“一主”是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两翼”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是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从2009年起,学校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整合课程,压缩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有更多时间自学和实践,强化研究性学习。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得国际、全国奖项659项,省级奖项490项,学生申请专利82项,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杂志《chemistry(化学)》中发表影响因子5.09的SCI学术论文。

      本科生培养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学校现已经形成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兼备的层次结构”、“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兼备的类型结构”和“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与特色的学科结构”。尤其是通过学校、学院、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学位论文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14 年,我校共获得4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国内农林院校、省属高校中更名列前茅。同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从单一的农学门类扩大至工学、管理学门类,这标志着华农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

内培外引 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2006年以来,围绕“由扩大规模为重点的外延发展向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突出优势和特色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思路,我校实施“立足培养、加强引进”的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扶持政策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选优工程”四大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学校跨越发展的人才需求。

      截止到 2013年12月,学校有教师179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简称“珠江学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在职) ;入选国家和省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48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7 人;农业部“神农计划”3人。

”“”并举 学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突出优势和特色的策略,同时抓住一个“”字和一个“”字,并采取“一主两翼,三位一体,整合资源,交叉交融”的模式开展学科建设。2008年我校获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立项7项,获得的项目数及经费位居广东省属高校之首,并于2012年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我校的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及预防兽医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获批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我校学科建设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在2012年开展的国家学科评估和广东省第9轮重点学科申报中,我校有兽医学、作物学、农业工程等9个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名;7个一级学科入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植物学、动物学与农业科学学科进入世界同类学科领域排名前1%行列;这三项指标均居广东省属高校首位。此外我校5个一级学科还入选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尤为可喜的是4个非农学科晋升为广东省二级特色重点学科。我校还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平台建设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2009年以来,学校相继获批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不仅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同时也是广东省属高校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这项指标超过了部分部属高校,在全国的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还新增了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顶天立地” 科技创新惠及社会

      在“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指导下,短短几年,我校科研工作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显著提升。

      我校的科研项目及经费实现质的飞跃。“十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呈大幅增长趋势。2007年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2009年突破2亿元,2011年突破3亿元,2013年突破4亿元。“十一五”期间,到位科研经费7.79亿元。2011-2013年,新增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1465项,到位科研经费10.84亿元。2011-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3项,资助经费1.68亿元,在全国农业高校中名列前茅。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重大重点项目31项。

      科研成果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十一五”以来仅自然科学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15项,一等奖就达70项。其中, “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推广”、“重要动物病毒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成果在抗击SARS疫情、禽流感疫情大爆发等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禽流感灭活疫苗在全国共推广9亿余份,接种家禽33.68亿羽,养殖户增收达33.68亿元以上,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6亿元以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桔小实蝇种群持续控制的基础及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监测与防控网络,监测区面积达870万亩,建立示范区1187个,示范区面积247.539万亩,技术辐射面积1470万亩,开展产品检疫520万批次,实验区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5.3%,挽回经济损失138.65亿元。罗锡文院士领衔团队研发的“水稻机械精量旱穴播技术与机具”在示范田项目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为国家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育成15个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组合)18次通过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为生物种业发展、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徐汉虹教授在发明的挂袋施药防治椰心叶甲的新技术,成为控制重大入侵生物椰心叶甲的重要措施;樊小林教授主攻的植物油表面反应成膜控释肥料制造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孙远明教授带领团队研究取得了《农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等多项成果,为促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步与保障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勇于担当 服务“三农”润泽民生

      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新了“高校+政府+企业”、“高校+项目+企业”、“高校+基地+企业”、“高校+科技+企业”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扬帆“科技绿舟”,与政府合作服务“三农”。自2003年起,我校创造性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产学研结合之路——“科技绿舟”计划,即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的多学科综合传热,结合企业生产问题,组装、集成学校科技成果,“板块式”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十五”以来,学校先后与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29个厅、市、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合作关系,目前有100多个具体项目在实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900多亿元。

      推进“四个一”工程,与企业合作服务“三农”。2008年6月,我校在“科技绿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校内人才、技术、成果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构建“政府政策引导、学校科技支撑、企业产业带动、农户参与致富”的新农村产业化服务新模式,带动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训、科技进村入户等相关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在梅州,我校与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油茶产学研示范基地拥有一条年加工10000吨山茶籽、8000吨茶籽饼,生产2000吨精炼茶油的生产线,打造了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的广东油茶产业。

      与温氏集团合作,打造产学研成功典范。产学研合作开创出的“温氏模式”成为我校学科建设和办学的重要特色。从1992年开始,学校与广东温氏集团开展科技合作,全方位参与公司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和企业管理,集团从最初的7户8股鸡场发展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产值从合作始期的4000多万元达到2012年的300多亿元,带动5万农户实现致富。

      依托科技项目,做实科技下乡和科技扶贫。学校自1986年以来,一直坚持组织全校师生用自己的才华智慧,积极服务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01年,在帮扶石灰岩地区贫困村——阳山县黎埠镇六古村过程中,学校共拨出17万元帮扶3个项目,组织学校老师、科技人员50多人次到村开展工作,帮助建村文化室、修公路、办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石灰岩地区脱贫的典型。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双到”扶贫开发中,对口帮扶乐昌市庆云镇沃田村,开创了“科技+产业”的扶贫模式,在三年的综合考聘中荣获优秀,扶贫村2011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插红旗村”。2013年度在对口帮扶龙川县中心村考核为优秀等级,在16个省直扶贫单位中排第4位。我校的扶贫措施作为典型学习材料,列入龙川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资料,在全县进行推广学习。

      为了做实科技下乡,我校成功了实施“三进”工程,师生齐心服务“三农”。在“三进”工程中,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企业、走进政府、走进开发区,学生走进村头、走进田头、走进户头,了解并帮助解决“三农”问题。仅2012年一年,就有3000多名预备党员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保障”等80多个主题,撰写了调研报告327份。此举获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专门批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走过105 年的光辉历程,承载着百年的梦想,明天,华农还将在跨越发展的路上不断开拓创新,为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耕耘、奉献。(宣讯)

 

责任编辑:胡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