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呼吁人口政策应加快调整 生育决策回归家庭
学界认为,即使全面放开生育,中国人口也再难出现出生堆积,人口政策应该加快调整,“让生育决策尽快最终回归家庭”。
【《 财经 》记者 吴珊/文】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全会公报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梁建章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对中国 经济 是利好消息,能缓解 投资 过剩、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几百万小孩出来,也能刺激对幼儿园、学校等的投资,影响力度会比‘单独二孩’政策大好几倍。”梁建章估计:“未来全面放开政策也指日可待”。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1982年左右,直接上升到“基本国策”地位,实行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国内大多省份实行了“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严控人口出生。
根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志刚等学者的研究, 2011年之前,全国“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占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政策占53.6%;“二孩”政策占9.7%;主要针对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三孩及以上”政策覆盖仅占总人口1.3%。 2004年开始,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期,各地陆续对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网开一面,允许生育“二孩”,但影响面甚小。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4年11月6日,随着西藏宣布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已无死角。而当年该政策的出台,还是让人口学界感觉“太保守”。
2014年11月5日,国家 卫生 计生委官员曾在 新闻 发布会上确认,截至当时,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请,与此前预计每年约200万对夫妻申请差距较大。“这个数据与政策出台前的预估数据相比,差的不是20%、30%,而是接近70%。”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王丰表示。
2014年19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次会议中透露:中国最快将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
此前多年,中央决策层迟迟难以下定决心调整计生政策,其中一个最主的原因便是担心政策一旦放开,将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人口堆积。而“单独二孩”的实施效果,则令人松了一口气。这或许是“单独二孩”实施仅两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即告出台的原因。
然而,在一些人口学者看来,虽然政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已严重滞后,“错失了最佳调整期”。
据梁建章介绍,从国际上来看,中国的计生政策限制最严,调整也最慢,其他实行过计生政策的国家也没有实行过一胎政策的,都是二胎、三胎。“中国的生育率10年前就已经降到1.6以下了,按理当时就应该调整计生政策,国际上总和生育率低于1.6就要调整。”他说。
国际上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达2.1可保持人口代际更替。在此之上,人口逐渐增加,其下则减少,被称为低生育率。近年来,人口计生部门一直将中国的生育率口径保持在1.8左右,并称有必要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但外界对这一数据却有不同看法。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依据每年新生儿约1600万人推算出,总和生育率为1.6。联合国人口司编制的《世界人口展望(2010)》认为,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05年-2009年间是1.64,预计2010年-2014年为1.56。
苏剑以2000年的“五普”生育率为基数,参考每年抽样调查数据,逆时倒推,认为至少在1995年左右,中国人口就已进入低生育阶段。“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至少晚了十年,已经错失了最佳调整时机。” 据苏剑等人测算,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胎,全国每年也只会多出生585万-780万人,对提高生育率的贡献为0.5-0.7,仍不足以达到代际更替水平。
计生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3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2012年中国15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为9.37亿人,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当时表示: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4年初,国家统计局再次发布数据,劳动年龄人口比上一年度,又减少244万人。
中国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而老龄化问题又接踵而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介绍,按照新数据,到2038年,统计赡养率很可能修正为1比2.6或者2.5,那么,对应的实际赡养率可能修正为1比0.8甚至0.7。中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的时间也会提前到2035年,甚至更早。
国内人口学家普遍认为,从全球发达国家面对低生育挑战的经验来看,一旦进入低生育阶段,就很难再重新恢复到较高生育率。 历史上除了罗马尼亚曾在齐奥塞斯库执政期间采取非正常手段得以提升过生育率外,其后再没有其他国家成功提升过生育率。
“政策可以让人不生孩子,但却鲜有办法让人不想生时生育”,王丰等学者也均认为,即使全面放开生育,在目前中国已保持低生育率20多年的状况下,人口很难再出现出生堆积,人口政策应该加快调整步伐,“让生育决策尽快最终回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