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三水如何抢抓机遇?

09.08.2017  12:31

在珠江东岸,一条将广州、深圳两大创新中心连接起来的创新走廊,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条可以媲美美国“128公路”的创新通道,将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创新辐射源”。

7月31日,三水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资源外溢、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环创新圈”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广深创新科技走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广深加快释放创新资源,三水的目光也同时转向广深等地,能否迎来人才、科技、资本创新要素沿珠江逆流而上交汇集聚,三水的优势和底气何在?同时,三水又将如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接路径,与广深等地实现产学研、金科产“联姻”?

A 对接广深方兴未艾

在三水区白坭镇中心的主干道黄金大道旁,一栋四层高的办公楼正被装修一新,准备迎接来自深圳的“新主人”。原来,该大楼最初规划为白坭融创中心使用,为了更快推动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落地并产生效益,白坭镇政府主动提出将融创中心打造成为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运营总部,大楼预计在今年10月左右就能够投入运营。

从7月10日项目签约,到7月底项目运营总部全面动工建设,由三水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建设的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高效推进,由此所凸显的“三水速度”,也反映出三水对接广深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强烈意愿。

据悉,落户三水的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承接深圳巴斯巴大制造基地的所有产能,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2022年达产,到2025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累计税收约15亿元。数字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的签约落户,意味着三水将诞生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三水发展转换动能注入新动力。

以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转换,三水将目光投向广深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富矿地区”。显然,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并不是个案。

今年3月1日,作为三水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的金银河赴深交所上市,成为三水第二家IPO上市企业,旨在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5月18日,三水新城首次赴深圳举行营商环境推介会,22个意向产业项目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总投资额达88亿元;7月11日,三水区驻广州大学城引才联络站挂牌,这是三水区首个外地引才联络站;而在今年5月和8月三水区、乐平镇先后举办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戴德梁行深圳公司等一批中介机构的签约合作,也为三水架起对接广深的新桥梁。

无论是市场动向,还是政府行为,种种迹象都表明,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三水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三水区域层面的战略目标中,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也被着重提及。7月19日,佛山召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重点工作推进会,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在会上表示,三水将承担起珠西粤港合作示范区建设任务,全面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挥东联西进桥头堡作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流动的格局已经开启,三水以“进击”的姿态对接创新项目资源,这是抢抓机遇应有的姿态,如果只是“等风来”“等转移”,必然慢人一步。

B 优良的产业基础是对接广深最大优势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构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释放巨大的创新辐射效应。

有专家表示,这种辐射效应一方面是加强新兴的创新创业资源与传统高校、院所、国企的雄厚创新实力交会对接,催生新的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代表创新格局“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突破,推动创新资源在创新走廊的“线”上流动和共享,以“线”带动整个大湾区“”上加快创新发展。

在珠江东岸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巨大辐射效应下,珠江西岸的中山、江门、珠海,正瞄准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交通大发展机遇,谋求强化先进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科技创新;毗邻广州的佛山,凭借其对接广深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特别提及了佛山着力打造的“一环创新圈”,主动承接深圳、广州等地的创新溢出效应。

一环创新圈”包括三水正在着力打造的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以及南海、三水跨区域“去边界”共建的“万亩产业园”。随着佛山一环西拓、地铁4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加上三水此前已提出将广佛肇城轨“交通线”打造成集聚发展资源的“经济线”和吸引创新人才的“引智线”,三水有望率先从交通对接入手,在新一轮区域竞合中充分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资源。

事实上,三水位于佛山西北,距离广州、深圳分别只有不到1小时和2小时的车程,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突出,随着政务服务改革、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深入推进,三水的城市公共配套、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但无论是加快产学研合作,还是推动金科产融合,背靠制造业大市,优良的产业基础无疑也是三水对接广深科技走廊最大的优势之一,对广深等地的人才、科技、资本要素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5月3日,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与三水达成合作,对接高新技术产业优质项目资源。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现永就表示,三水正在打造千亿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智能制造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商会在广东省有6000多家会员企业,其中有100多家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基地或者“加速器”可以落户到三水,此次商会与三水合作,可以共同做大三水产业规模,共同为高科技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嵌入科技之“”。

C 以强有力政策营造一流“双创”环境

在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条路径中,三水有优势、有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水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94.88亿元,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7.03亿元,增长16.5%,二者增速比三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高0.9和7.6个百分点,表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三水把制造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主战场。据了解,今年1—6月,三水已引导124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企认定;分别有44家和10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中心和首批市级工程中心;古闰纺织印染研究院正式落户,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已提交初步建设方案,创新平台引进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三水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的比重居佛山五区前列;此外,多家三水区内企业与高校、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对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然而,在区域横向比较中,三水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及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科技型企业的比重、大中企业的创新科技比重,与南海、顺德等先发区域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创新空间布局、科技服务业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聚焦、科技和金融结合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在纵向的发展路径上,三水工业脱胎于农业县时代轻工产业,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壮大成长。新的视野格局下,三水创新需要跳出加工制造的固有模式,激发企业发展的主体动能。

一直以来,三水依靠招商引资和建设公共科研服务平台两手抓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接下来将更加注重这两方面的工作。”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玉虎说,要抓住当前科技转移的机遇,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完善推动科技发展的制度,扩面提质,推动企业、机构、政府等多方合作共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谋定而后动,三水的行动迅速而高效。今年以来,三水除了主动出击对接广深优质项目资源外,还从练好“内功”入手,相继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二十条”政策和31项配套细则,以全国领先的扶持力度,从金融创新、科技引领、转型升级、招才引智四大方面为企业带来发展实惠。

以强有力的政策营造一流创新创业氛围,镇街一级也在主动探路。7月12日,三水区乐平镇出台了孵化器首份镇级扶持办法,镇级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短短近一年,乐平镇率先在镇街层面出台《三水区工业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方案(试行办法)》,大力实施“揽月行动”,启用“双创基地”……一系列创新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人才将目光投向乐平这片广阔的天地,创新、创业的氛围正浓,也对外展示出三水区镇合力,主动融入“一环创新圈”,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决心。

■链接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在广州、深圳两地之间100多公里长的区域,分布有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多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一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构建起一条完善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

一环创新圈

一环创新圈”是构建佛山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抓手,它将以佛山一环沿线的佛山国家高新区、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顺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平台为节点,借鉴美国128号公路创新廊道经验,做好空间和产业规划,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有利于创新资源要素自有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

据了解,现在的佛山一环,通过高速化改造后,将由闭环打通成为融入广东高速线网的一个开放外环,并成为佛江高速、佛清从高速、广佛肇高速、广明高速等高速的组成部分。届时,地处佛山一环沿线的各个创新平台,将共享高速交通的便利,实现与周边城市在创新资源上的融合、集聚发展。

128模式

128模式,即美国波士顿128公路模式。128公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修建于1951年,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现在128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从事高技术研究、发展和生产的机构和公司,成为128公路高技术区,是世界上知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撰文】林洛峰

编辑: 张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