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如何“破题”?代表建议补足“短板”
黄宁生
李东生
雷晓凌
本版摄影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辉
新春伊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
广东是创新的热土。然而,长期以来制约广东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科研机构不多,高层次人才缺乏,产学研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些短板如何补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对此展开热议,纷纷表示建设更加通畅的“产学研”链条将充分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在全省营造开放、活跃、高效的创新创业生态。
原始创新“需要平台支撑”
《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领先全国。不过另一个现实是,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比例仍落后于全国水平。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视察省科技厅时指出,广东科技工作要扬长补短,既要发挥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体制机制等优势,又要努力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补上去。
“作为一个以制造业起家的省份,广东的确存在原始创新这块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公司董事长陈瑞爱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担的更多是世界工厂的职能,而原创的比较少,基础较为薄弱。”她直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东也缺乏能支撑国家大项目的科研机构,顶尖的高校也不多,“即使有科研基金,大多只能分一杯羹,而很少成为主导。”
“要知道,总是做低端的产业就没有出路。”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道出了很多广东企业的心声。他坦言,在互联网时代,他的家电制造企业也不甘于沦为旧经济形态的象征,也正在寻求创新之路,谋求转型。
原始创新不但要有意识,也需要平台支撑。陈瑞爱坦言,过去,广东的科研管理平台还不尽完善,也缺乏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高校、企业原始创新方面对产业、市场的支撑能力也是有所欠缺的,不仅如此,广东还存在人才缺乏等短板。
如今,广东正充分利用市场化、国际化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在“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发展思路的指引和各类重大科技专项、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等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去年,广东还出台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从完善创新保障机制、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看来,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落实。就在一个多星期前,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的一系列部署已构成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我们将加强任务的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分工,采取扎实有力的举措使科技创新工作落地生根。”黄宁生说。
“松绑性”政策促成果转化
高校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然而,广东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始终是广东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
广东的高校该怎么做?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高校要在做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放等方面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还要出高水平成果,服务创新驱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这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后5年将投入50亿元重点建设若干所像中大、华工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学。
这50亿怎么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雷晓凌认为,这笔经费应充分考虑到广东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钱要花在点子上”。陈瑞爱对此表示认同,“扶持的专业要有‘粤味儿’,并与市场接轨,广东的医学、畜牧业、制造业、工业、电器等方面均独具特色。”
不过归根结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要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一直以来,如何打通“产学研”链条,促进成果转化都是科技工作的难点。“现在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规范、合理的成果价值评估和相关认证机构,不少成果都无法转化为产品,白白浪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陈瑞爱说。
因此,她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进一步修改的议案,建议新增“科技人员在民营科技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职称评定、成果评价与奖励等方面与国有单位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企业可以吸收本单位的科技、管理人员参股。科技成果持有人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中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五”等内容,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
就在前不久,省政府重磅推出了2015年1号文——《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粤府1号文件”)。这是广东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迄今最具普惠性、引导性的文件,12条政策从创新券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和财政补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人才安居等方面,提出多个在国内首次探索实施的重大创新政策。
据黄宁生介绍,其中的松绑性政策明确,赋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激励机制;同时,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换个人奖励约定政策,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可以进行股权确认。
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胡春华指出,要把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解放科技生产力。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和空间;补齐我省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一线贡献聪明才智。
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罗远芳在分组讨论中多次为人才发声。她用过去两年来一系列数据说明人才的重要性:2013年高校拥有国家创新群体120多个,约占总数的55%;2014年广东省高校牵头承担的千万元量级的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占全省总数的75%,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数占全省总数的64%……
创新人才也让广东科技创新的“奇兵”——如深圳光启、华大基因、中科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本地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成为广东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力量。
罗远芳还特别提到自有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引智’和‘培养’两条腿走路。队伍建设要‘引育并举’——既要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而如何让人才队伍更加积极,更好地发挥战斗力?罗远芳呼吁,减少干预、减少各种报表和不合理财务管理制度的干扰,给高校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研究人员“松绑”,让他们潜心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此外,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尤其是给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稳定投入。(雷雨)
会场短新闻
变“技术改造扶持金”为“融资风险补偿金”
小组讨论会“现场办公”
企业融资再添“新通道”
“我从报告中看出了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不过我认为如果光靠政府投入资金,显然是不够的,应该积极撬动多方资源。比如说,是否可以把技术改造扶持资金部分转化为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金,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这个效果可能更好。”在8日上午的分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梁凤仪谈到了她对预算报告中科技方面支出的一些看法。
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刚刚说完,就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悦伦的现场回应。对方“回去就办”的爽快答复让梁凤仪乐得拍起手来,并笑着说,“太好了!我代表所有企业感谢政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更在旁边笑称,这效率都快赶上“现场办公会了”,同时也积极互动起来,表示如果佛山做得好,这个经验也可以在全省推广开来,并称活用财政资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大有学问。
梁凤仪向记者介绍,企业有望借助于这个制度撬动起10倍到20倍的贷款,从而改变自身的发展面貌。对此,刘悦伦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回去就会积极研究,联合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操作。”他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市里面已经决定在未来3年时间拿出24亿元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现在如果将这笔资金作为融资风险补偿金,让这些企业去积极争取贷款,那么就可能撬动上千亿元,让更多的企业能实现升级。“如果企业转型成功了,自然能轻松还贷。即使失败了还能由这笔补偿金还贷,这就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进一步鼓励了企业的大胆创新。”(钟啸)
一批高效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研究成果转化加速
重大产业有了“源头活水”
■纵深观察
在广州市南沙区科创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女教授杨苹在省科技经费支持下,7年前建立起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如今,该实验室已经获得一些在全国领先的风电预测和微电网技术成果,在南方电网等企业应用。当知道该实验室在考核中获得“优秀”,从今年开始省财政将对这些重点实验室进行三年的经费支持时,她兴奋地表示,将更多地研发有关前沿科技,为广东省新能源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支撑。
这是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扬长补短,加强源头创新的一个范例。离开基础研究的长期积淀和贮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东为了加强在基础研究能力和国家重大项目的培育,省财政近年来对此投入大幅提高,在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建设起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6家省重点实验室、44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完整的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有利于源头创新的科研体系、政策环境和创新文化。
突破常规集聚创新力量
院校是源头创新主力军。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近两年大大增加了科研投入,培育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并引进全国优秀科研人才。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组建新型科研院所。
省财政科技经费设立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投入3亿元,比2013年之前增加2.5倍。这提前为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项目做好了布局,打好了基础。同时,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自2009年我省启动“珠江人才计划”以来,到目前成功引进91个团队和69名领军人才,汇聚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700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全国第一个设立35周岁以下杰出青年资助计划,资助了97位杰出青年。
大科学工程对于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前沿突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省积极推动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基因(深圳)库、国家超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同时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室(二期)、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国家项目相继落户广东,使我省成为除北京之外国家大科学工程最多的省份。
遴选九大专项重点攻关
如果创新是打仗,那就要先集中力量,打最具牵引力和影响力的战役。
2014年,省科技厅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遴选出九个重大科技专项,聚焦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等前沿的、重大的核心技术。
我省坚持市场导向、“资金、科技和产业三链”融合,促进创新资源向这些方面集聚,培育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比如,以华大基因、光启研究院、东阳光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取得一大批原始科研成果,并且实现产业化,成为我省创新体系的新军团和重要的创新平台。
我省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实行目标导向、需求导向、贡献导向的一致。基础研究问题均来源于产业需求,产业需求成为基础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除了传统的院校焕发活力之外,广东还建立起以深圳光启、华大基因、东阳光药业等为代表的、从事源头性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标杆。2014年,广东拥有各类新型科研机构122家,服务企业3万多家。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已经占全国12%,有效发明专利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获得973项目和国家科技奖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我省在肿瘤学、眼科学、光学、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涌现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如中山大学颜光美团队发现了肿瘤靶向基因,开启了肿瘤防治新思路;宋尔卫教授揭示了乳腺癌转移新机制及治疗新靶点;刘奕志教授首次将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缘干细胞,并利用此类干细胞成功修复角膜功能。(林亚茗)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创新样本
为了弥补科教资源先天不足劣势,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共建高水平的综合性创新平台,让引进的人才、科研技术在广东“落地生根”,长成叶茂根深的“创新大树”。
由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东莞工研院”)就是其中一个典范。
“青苹果—红苹果—苹果树”
共建平台促进产业化
曾几何时,我省一家全球顶尖的通信公司在管理周转工具上一度采取人工点数和记账的方式。后来,一种叫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物联网设备“解救”了他们,不仅大大减少清点料箱的人力,也提高了数据准确性。由东莞工研院研发的这一技术,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如果不是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莞合作共建东莞工研院,这项技术可能永远只是摆放在大学里的一台样机。而东莞工研院不仅将样机开发成了产品,还结合广东省发展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了电子标签、超高频读写器等物联网核心产品,搭建了物联网集成应用平台,形成了全方位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东莞工研院副院长张国军说,这项成果体现了东莞工研院科技创新的一个思路,就是把“好看的青苹果”培育成“既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从而促进单个产品的“红苹果”转变为物联网产业的“苹果树”规模效应。这正是东莞工研院探索的“青苹果—红苹果—苹果树”的科技创新模式。
“近亲—远亲—远邻”
探索人才汇聚多模式
实施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在产学研合作中,东莞工研院还探索出“近亲—远亲—远邻”的人才汇聚模式。
据张国军介绍,工研院刚刚成立时的三十几名员工大多是学校的老师和研究生,这属于是“近亲”。工研院作为开放式科技平台,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逐渐吸引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优秀人才来此发展,这些人才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系统,可以说是“远亲”。
在上述人才储备的基础上,工研院积极引进“远邻”高端人才,如美国等地的国际创新团队共同为地方经济服务。工研院先后引进了以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运动控制创新团队,以中组部“千人学者”、乔治亚理工终身教授李国民为学术带头人的智能感知创新团队,均被评为广东省创新团队。
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在地方设立的开放式创新平台,院士及众多国家级专家常来常往,从事研发及成果转化。同时,利用工研院的技术优势及专业判断力,引进、选择产业界的高科技成果或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孵化,在松山湖国家级高新区形成物联网、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该院近年来与企业合作,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创办了19家企业,孵化80余家企业,还与松山湖管委会合作共建了4.3万平方米的“松山湖华科产业孵化园”。
不仅如此,在产品研发方面,工研院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专业化技术团队,针对建材、家具、电子制造、模具、毛纺、能源等行业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发了十几类、几十个系列的行业关键装备,申请各类知识产权240多项,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