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广东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拟获奖名单的公示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粤教人函〔2017〕108号)要求,经过资格审查、网络评审和集中评议,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沙大酒店、广州蓝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实习效能提升的酒店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等29项成果拟列入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零售店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90项成果拟列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18年1月5日至1月11日(共七天)。
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联系。来信来电须用真实身份并附联系方式(单位来函须加盖公章),否则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020-37626863(中等职业教育部分),020-37626286(高等职业教育部分);传真:020-37627457;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邮政编码:510080。
附件: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拟)
广东省教育厅
2018年1月5日
附件1
2017年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中等职业教育)获奖名单(拟)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基于实习效能提升的酒店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沙大酒店;广州蓝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董家彪、曾小力、邓 敏、朱小彤、黄伟钊、罗长春、郝 臻、杨 结、杨书帆、许洁超 | 特等奖 |
2 | 依托职教集团打造产教研深度融合模具制造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隆凯股份有限公司 | 曹永浩、王 建、刘守春、彭志勇、黄 河、胡丽英、尹兴河、郑华、卢绍平、谢汝亮、曾俊辉、余步辉、孔 君、曹建华 | 一等奖 |
3 | 中职学校动漫专业漫画课程项目化教学行动研究与实践 |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东莞市海霖动画制作有限公司 | 叶 喜、杨潮喜、王 伟、林 菲、陈穗华 | 一等奖 |
4 | 创立与整合、破局铸山峰——动漫专业“包班搭课”项目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 邱青、史宪美、吴锋、陈佳玉、黄宇宪、周彬、方智锋、柯华坤、李兆雰、齐文海、岳奇、罗柳青、晏丽娟、高振荣、徐仕兴、邱兴华 | 一等奖 |
5 | 中职“茶艺与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 吴浩宏、陈丽敏、管宛嫦、张鸣秋、王梦圆、白碧珍 | 一等奖 |
6 | “三基•感知递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江门市护理学会、江门市中心医院 | 吴 波、程文海、陈 岭、谭晓玉、伍励涛、区绮云、袁 颖、陈玉珍、黄 静、肖继红、米健国 | 一等奖 |
7 | 工学结合智能控制技术教学平台的实践研究 |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蔡建聪、曾慧玲、姚国旺、简伟炳、周琦、肖志红、詹锦锋、 黄小静 | 一等奖 |
8 |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设备与仿真软件的研发及应用 |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 一等奖 |
9 |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 杜怡萍、李海东、王剑雄、郝大微、肖 敏、 蒲文辉、邓文辉、范健华、李 昉、唐保彰、宋 玥 | 一等奖 |
10 | 基于工作室的中职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发中心、 中山市尚道服饰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 | 冯子川、卢永辉、鲁东晴、冯莉、廖耿东、邱祖怀、唐汉邦、朱小东、金宗武、漆秋霞、陈仕富、李浩明、刘丹、张文彬、吴高飘、李海钱、唐铁罗、刘永生、熊英、朱伟卫 | 一等奖 |
11 | 中职学校“五重五步”德育模式的创新实践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 汪永智、潘自勉、李琴、李尚旗、余翔、金素端、刘春雁、李冬娜、于瑞霞 | 一等奖 |
12 | 中职学校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顺德区科学技术协会、佛山市顺德区知识产权协会 | 臧敏、陈四根、张振华、陈嘉茹、钟向进、李辉、向艳智 | 一等奖 |
13 | “分层次,多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 刘建平、张燕文、吴爱珍、陈高路、陆文美、魏安莉 | 一等奖 |
14 |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 胡龙、卓良福、操柏松、邱道权、黄新宇、张义武、陈俊文、王 佳、蓝天然、陈子强、张何仙、周荣辉、黄 臻 | 一等奖 |
15 | “岗位对接品牌标准,模块培养汽修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东莞理工学校 | 冯妹娇、赖慧豪、郑新强、詹璧圭、杨 康、陈应孔 | 二等奖 |
16 | 标准建设为引领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 黄民权、王芷兰、冯淑芳、丁旭、文秀红、王秋明 | 二等奖 |
17 | 基于“自动生产线制造服务全过程”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 莫怀训、张晓明、胡晓晴、杨淑玲、黎爱珍、陈波、吴图聪、黄春海、王祖元 | 二等奖 |
18 | 携手广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 谢彩英、李文斌、刘建平、王利容、陈佩娜、李华芳 | 二等奖 |
19 | 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中职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建设 |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 彭玉蓉、韩现国、许燕丹、刘 鹏、罗 维、陈婷婷、关红丽、王 翔 | 二等奖 |
20 | 《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蔡元兵、王 井、谭嘉祺、谢 阳 | 二等奖 |
21 | 中职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 曹永浩、黄裕棠、李春辉、郑 华、程 瑶、卢绍平、刘志权、谢汝亮、陈鹏 | 二等奖 |
22 | 校企融合视野下中职职业素养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 肖胜阳、黄 莹、吴智华、李茂才、彭毓梅、阳海华 | 二等奖 |
23 | 中职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 董家彪、金向洁、秦 炜、金知纯、曾小珍、赖惠珍 | 二等奖 |
24 | 以专业课程为主要载体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与实践 |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 | 梁乃锋、张小彤、李县飞、姚镇城、丁 露、杨 荣、朱柳单、李 军、胡 梅 | 二等奖 |
25 | 开发计算机类课程数字化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 蓝永健、周导元、黄晋文、高爽、沈茂华、徐佳、蔡小宇 | 二等奖 |
26 | 基于职业学校专业治理的“2425”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 夏益中、胡龙、吴秋枝、叶仙虹、卓良福、陈伟明、陈凌云、林玉芬、史红玲、余朋、刘锐、周志伟、王学成、钟泽友 | 二等奖 |
27 | 交互式动画课件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薪云科技有限公司 | 彭海胜、肖宇宏、韩玉玲 、刘杰华 、杨 晖、唐建军、杨 华、尹 飞、孙婉蓉 | 二等奖 |
28 | 基于学校、家长、企业“三位一体”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 胡晓晴、陈 靖、梁颖妍、彭 钧、冯小健、陈锦标、余锡捷、温卓如、陈相远 | 二等奖 |
29 | 中职学校“企业校区”合作办学模式实践探索 |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 郑联采、刘惠敏、雷 雄、桂幼林 | 二等奖 |
附件2
2017年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获奖名单(拟)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零售店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阚雅玲、谭福河、门洪亮、黄雪薇、张晓青、熊自先 | 特等奖 |
2 | 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马晓明、王永学、王隆杰、王苏南、徐平利、周建勋、卢鹏、张喜生、何健标、宋晶、董世学 | 特等奖 |
3 | 高职院校进阶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陈秋明、文首文、谭属春、李凯、黄伟贤、张锋兴、王波、窦志铭、廖巍巍 | 一等奖 |
4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垦绿色农产品营销公司、广东华强制衣有限公司 | 杨群祥、李法春、孔繁正、覃聪、黄建辉、曾美芬、张丽华、杨方芳、杨浩英、杨晓雯、李光见、陈进辉 | 一等奖 | |
5 | 基于“产教融合”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顶峰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余爱民、曾文权、龙立功、康玉忠、刘晓英 | 一等奖 |
6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数字媒体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华尔德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 杨欣斌、刘远东、徐守祥、吴斌新、于成龙、刘文娟、龚海宏、林徐润、韩丽屏、俞鑫、黄晓东、杨建友 | 一等奖 |
7 | 高职院校“两维四向”专业结构优化与集群发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卢晓春、朱强、张俊平、王劲松、刘喻、陈玲 | 一等奖 |
8 |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优质资源开发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温希东、王静霞、宋荣、赵杰、卿中全、陈海松、梁召峰、杨争 | 一等奖 |
9 | 校企融合协同培养珠宝首饰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王昶、袁军平、申柯娅、陈令霞、朱欢、植宝、马春宇 | 一等奖 |
10 | 基于科技服务平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科院 | 蒋伯杰、晏成明、黄灿军、王琪、张劲、张芳枝、张等菊、匡会健、黄锦林、赵文刚 | 一等奖 |
11 | “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与实践 |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李海东、杜怡萍、刘越琪、漆军、邓文辉、黄文伟、万达、郭海龙、吴晶、余明辉、李颖 | 一等奖 |
12 | 研发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推动职教制冷专业人才培养升级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制冷学会、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冷空调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夏伟、余华明、李旋波、龙建佑、罗丹、陈敬良、尹从绪、李丽丽、何钦波、李玉春、徐言生、吴治将、王斯焱、李忠君、李小娃 | 一等奖 |
13 | “全局式”推进“健康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郑彦云、付晓春、罗立军、刘卷、侯松、黄伟雄、吴海侠、何平月 | 一等奖 |
14 |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李懋、丁珏、张闯、陆建、胡顺义、卢卓、凌新文、李微波、王华、沈绮云、刘亚、袁艳、柯静萍 | 一等奖 |
15 | 基于“三维双向”驱动模式的高职职业核心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桑博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职业能力认证中心 | 廖俊杰、许湘岳、王玫瑰、叶秀雅、周小平、李桂锋、王志学、何小梅、李进进、林润惠、万治湘、李广杰、陈杰东、张泽敏 | 一等奖 |
16 | 旅游专业群“多元协同、全程融入、能力递进”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中旅导游有限公司 | 范智军、万红珍、伍建海、李薇、许欣、於天、司徒慧明、肖青国 | 一等奖 |
17 | 基于课程引领、项目搭台、竞赛锤炼的民航电子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罗闻泉、金蓉、于洪磊、张颖敏、徐国友、王鹏、朱琦 | 一等奖 |
18 |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再造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姜洪、孟军齐、陈代芬、赵艳俐、段杰鑫、石滨、许笑平、陈朝萌 | 一等奖 |
19 | 基于"高定位、大平台、国际化"的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陈健、高蓝洋、刘金玉、杨铭铎、仲玉梅、安玉荣、陈咏淑、梁婕、李东文、王红梅、黎永泰 | 一等奖 |
20 | 基于服务引领的高职环保类专业产教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刘晓冰、张小广、董佳、郭璐璐、任随周、区岳州、马承荣、兰青、马少杰、袁素芬、杨晓波、朱刚利、罗超 | 一等奖 |
21 | 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赵鹏飞、李海东、陈秀虎、吴晶、张志、杜怡萍、吴琼、刘武军、许建、冯小军、王辉、艾祎 | 一等奖 |
22 | 依托专业镇创办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欧阳育良、林仕彬、李懋、张刚、吴建新、易雪玲、刘周海、肖伟平、杨丽萍、蓝炜儿、万伟平、郑根让、陈长城、林文锋 | 一等奖 |
23 | 借鉴德国FH模式,建设高水平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朱方来、孙晓莉、杨开亮、李正国、崔宏巍、肖钢、黄亚妮、黄炳华、张凯、张亚琛、朱小春 | 一等奖 |
24 | 基于VR技术开发“虚拟工厂”,推进食品药品类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项朝阳、汪小根、贺昉、段丹萍、庄义修、丁立、黄国平、唐润华、江雷、蔡树坚、秦斯民 | 一等奖 |
25 | 基于多维协同的高职软件人才个性化精细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许志良、林徐润、王寅峰、邓果丽、张运生、王鹏、赖红、覃国蓉、黄锐军、何涛、梁海琴、但唐仁、林坤 | 一等奖 |
26 | 数控技术专业“一主线两结合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研制与实践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覃岭、李文辉、伍伟杰、李会文、许中明、袁华、李高、谢君生 | 一等奖 |
27 | 区域职业教育政行企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顺德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会、佛山市顺德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 徐刚、李谟树、马彦、周凉凉、欧阳玉章、张君成、唐佩、王明刚、刘艳荷 | 一等奖 |
28 | 基于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园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 王春旭、黄俊斌、曹勇、李衡、蒋建平、陈新、王龙、马跃新、樊孝凯、叶孜姿、熊宇、赵斌、刘晓平、黄信坤 | 一等奖 |
29 | “三动力三平台”锻造新生代电子工匠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黎旺星、张永亮、罗兵、钟君柳、高立新、刘建圻 | 一等奖 |
30 | 高职金融专业群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杨则文、陆明祥、邓华丽、曾卉、吴娜、王心如、贾芳琳 | 一等奖 |
31 | 基于产业链的“三维集成、校企协同”高职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肖红、郑琦、王文霞、黄新谋、虢欢、肖锭、渠晓伟、刘彦辰、盛晓燕、梁健屏 | 一等奖 |
32 | 基于“随身课堂”的医卫类专业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韶关学院医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单点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 李力强、李智高、张贵锋、刘其礼、刘燕、唐铁鑫、段文彪、曹光誉、陈晓霞、陈文、王纪云 | 一等奖 |
33 | “机器换人”背景下“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 贺定修,肖霞,李玮炜,丁度坤,唐方红,陈青,邓颖婷,陈宇珺 | 一等奖 |
34 | 基于园校联盟、面向企业员工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佛山科勒有限公司、佛山市快枪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朱秀娟、李大成、龙志军、陈平、陈开源、杨振国、冯安平、刘常凌、胡漾达 | 一等奖 |
35 |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 林红、李海、贺佐成、冯冰清、徐苏燕、蔡绿妍、何婴、黄艳、勒妍、张彦霞、廖金宝 | 一等奖 | |
36 | 基于行业学徒中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州合立正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王金兰、林锦章、张华、向成军、薛胜男、曹伶丽、申益美、刘国成、何敏丽、张士刚、陈玉琪、何剑峰、刘冬香、易丹 | 一等奖 |
37 | 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段春艳、胡昌吉、侯进旺、林涛、谭建斌、冯源、屈柏耿、班群、化雪荟、程光蕾 | 一等奖 |
38 | “绿色引领标准贯通平台支撑”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钟真宜、唐菠、叶平、李慧颖、钟高辉、邱扬竣、王文祥、董金华、钟剑平、夏志新 | 一等奖 |
39 |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一课三平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宋婕、李训贵、张连绪、吴勇、张荣烈、刘楚佳、谭习龙、黄伟明、黄冠文、董方明 | 一等奖 |
40 | 实战项目化教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青年创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珠海网云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珠海立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李龙图、康思琦、杜海东、朱思因、张锦 | 一等奖 |
41 | 投资与理财专业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方案研制与成功实践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 刘文清、杨翠友、娄梅、陈景春、胡秋玲、陈建国、张玲、刘家瑞、杜娟、黄煌、郑祖军、金日超 | 一等奖 |
42 | 基于国际标准ISO29990的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 李小鲁、汪宇燕、吴俊强、熊宇、朱俊、许玲、胡冰、余坚、周建勇、罗卫智 | 一等奖 |
43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双身份、双管理的现代学徒制改革与成功实践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市鑫润达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陈斗雪、王红梅、王海峰、尹海昌、冯海杰 | 二等奖 |
44 | 以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特色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饰品用品行业协会、广州玩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瀚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狮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王旭玮、叶军、潘琼、徐禹、周大鹏、胡克、孙海婴、杨淳 | 二等奖 |
45 | 工科专业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研究与实践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模具工业协会、广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 漆军、刘越琪、李海东、郑伟光、余蔚荔、莫秉华、胡晓岳、王湘燕、罗少泽、李柏华、陈黎明、张宁 | 二等奖 |
46 | 数字创意类专业“产学研平台驱动+项目实战”实践教学体系再建设与实践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王效杰、刘寒、汤琳晔、乌云高娃、李亮、谭昕、李志、余伟浩、郑锦燕 | 二等奖 |
47 | “5梯5型5维5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肇庆市端州区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中心 | 陈伊娜、荀海鹏、朱丽娜、费水蓉、祁小波、王子飞、罗琳、王凤兰、李娜、张卫东 | 二等奖 |
48 | 基于“理事会+职教集团”的行企校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厅、中国水利职教集团、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 | 江洧、张等菊、蒋伯杰、李立新、孙礼文、黄俊华、谢芷欣、张劲、卢丽虹、蔡庆、谢颖、胡孝琍、刘孟桦 | 二等奖 |
49 | 建立职业标准,构建“4对接”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研制与实践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犁人创意(广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 刘志娟、邹德军、赵红英、贺胜军、杨智慧、林佩銮、黎旭宏、丁金平、贺世强、李伊泠、官秀华 | 二等奖 |
50 | 医学美容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医学美容技术产教研联盟 | 吴琼、陈秀虎、冯小军、傅润红、叶秋玲、赵鹏飞、陈敏、龚磊、申泽宇、王家龙、黄拥军 | 二等奖 |
51 | 多元协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李青、李丽、贺秋芳、袁宜英、郑若诗、王漓江、赖晶亮、姚勇芳 | 二等奖 |
52 | “五核五递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王媚莎、陈楠、陈飞飞、王勇、李丹、阮瑜林、李奕萍、符裕、马剑屏 | 二等奖 |
53 | 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商贸物流类高端职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 | 邓汝春、陈广仁、钟伟民、罗晓斐、殷华、彭斯 | 二等奖 |
54 |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与实践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黎惠忠、郭希、刘安华、吴文丰、唐卫国、刘迎春、桂爱民、黄沛峰 | 二等奖 |
55 | 基于职业能力层级需求的模具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广东省理工职业技学校3.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 王平、徐勇军、熊学慧、赵俊峰、孔令叶、邓树光、严少青、王贤 | 二等奖 |
56 | 产学、项目、导师三制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广东东软学院 | 杨利、罗先录、李强、周富肯、张永棠、陈桂宏、王千秋、孟霖(天剑) | 二等奖 |
57 | 计算思维导向下以问题求解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聂哲、肖正兴、王铮钧、吴雪飞、周晓宏、赵艳红 | 二等奖 |
58 |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构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大类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赵红、何军拥、速云中、高照忠、林鸿、侯林锋、彭枚芳、李海东、钟焕良、林敏 | 二等奖 |
59 | 适应产业升级的中高职“二接三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皮革协会、广州市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孟源北、段娜、邝卫华、张来源、余明辉、何静、吴强、周华、李玉中、赵虎、吴锡坚、杨斌 | 二等奖 |
60 | 应用型机械类职教师资“专本硕”贯通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姚屏、周莉、陈胜利、王晓军、罗永顺、杨永、李玉忠、刘大维、骆璇 | 二等奖 |
61 | 研制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创新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翊堃包装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高艳飞、赵素芬、陈新、李彭、熊立贵、张莉琼、谢文彬、韩美萍(企业) | 二等奖 |
62 | “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核驱动高职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顺丰速递(东莞)有限公司 | 颜汉军,陈晓忠,艾亚钊,肖斌,戴航,黄林,刘慧怡,黄智远 | 二等奖 |
63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星之岛贸易有限公司 | 杜方敏、郑文岭、王伟、孙鸿、黄建辉、张奇志、冯佳、汤先、谢丽丽 | 二等奖 |
64 | 高职学生“三核”素质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张武、李晓堂、童山东、吴文彬、唐文、谢春红、马国栋、周彦兵、许红星、黄丽萍 | 二等奖 |
65 | 基于教育生态视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孙宁、张晓芬、谭喜庆、邓复群、张美莹 | 二等奖 |
66 | 通信行业“双驱双轨”高职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陈玉欢、彭石普、陈维怀、戴浩、赵永锋、陈碧凤、曹芳、陈冬杏 | 二等奖 |
67 | 创建多元育人平台、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汤才、赵红、速云中、黄昌燕、吴广强、余棉水、赵文龙、黄雄志、陈丽、黄妍、陈中杰、韩炜 | 二等奖 |
68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佛山三水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深圳市技成科技有限公司 | 方宁、屈莉莉、罗庚兴、李秀忠、杨伟、易铭、黄远民、彭一航、欧幸福、谢晓轲、姜蕙、陈思、邱明海、杨曼、王硕、康晓阳、郭华、钟武 | 二等奖 |
69 | 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多元治理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集团公司 | 雷忠良、欧阳恩剑、马仁听、欧阳丽、何霖、赵利民、胡英芹、唐湘桃、周欢伟、薛胜男、杨益华 | 二等奖 |
70 | 以提升“文化自信”为核心的博雅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 李峻、张丹、卜佳锐、舒江津、陈水斌、陈霓、苏娜娜、黄珑珑、李琛 | 二等奖 |
71 |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广州凯昌电子有限公司 | 朱志坚、谢继延、王永祥、邬厚民、曾兰燕、陈凤芹、何雪利、黄燕玲、奚宇坤 | 二等奖 |
72 | 基于技能大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杨黎、周永福、黄舒、杨日奎、曾水新、杨琳芳、黄日胜、高燕、徐文义、谢志能、张海乾、曾文波、陈余 | 二等奖 |
73 | 网络技术专业优质共享型课程群建设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张建辉、张平安、秦文、袁晖、张海平 | 二等奖 |
74 | 立足产业、依托行业、产教融合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胡选子,房晓东,李淑飞,王超英,彭勇,陆炜妮,柯钢 | 二等奖 |
75 | “能力发展、岗位创业”的中高职衔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广州沙河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机动车维修检测分会 | 郭海龙、张永栋、张胜宾、温福军、李军、许均锐、吴良军、孟国强、陈翔、黄俊刚、李怀俊、邱志华、阮少宁、罗少泽 | 二等奖 |
76 | 国际工程教育协议理念指导下的工程类专业中高本协同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韶关学院、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 张平、吴勇、王英、钟瑞敏、钟碧菲、张挺、罗朝霞、林向建、刘力铭、温炜坚、雷华 | 二等奖 |
77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全童科教(东莞)有限公司 | 卞建勇,麦强,鲍晶晶,高龙,郑晓东,魏海红,张斌,朱彩莲,刘洋 | 二等奖 |
78 |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双能力、双项目、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叶雯、卢士华、朱艳峰、金雪莉、路浩东、张雪松、陈丹、欧阳平 | 二等奖 |
79 | 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下的资历成果认定与转换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开放大学 | 李江、李雪婵、李海东、刘越琪、漆军、何丽萍、黄思霞、关燕桃、陈蕾、贺宪春、张红 | 二等奖 |
80 | 欠发达地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陈德清、邱远、涂华锦、袁光华、陈艳芳、赖星华、钟建坤、李雄、陈胜利 | 二等奖 |
81 | 基于行业标准的政行校企四方协同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吴万敏、陈文玲、刘志刚、郑玲、王洪涛、姚琳莉、罗华 | 二等奖 |
82 | 连锁专业“点面延拓+双层直通”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与育人实践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百佳超级市场有限公司 | 张波、毛桂平、李雅琳、王燕红、于洁 | 二等奖 |
83 |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轨道交通类专业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地铁集团运营事业总部培训中心、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处 | 费安萍、许爱军、朱宛平、曾险峰、姚琴兰、吴静、李丹、易剑波、沈俊娜、何红、陈泽宇、张晓东 | 二等奖 |
84 | 用好课堂主渠道增强学生获得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探索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刘静、葛桦、孙晓玲、周春水、房尚文 | 二等奖 |
85 | 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与产业资源双向迁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邹德军、刘志娟、龙志伟、刘丽丽、何斌、邹建军、杨慧、曾晓秋、冯旭东 | 二等奖 |
86 | 音乐表演专业“课内、课外、社会”三舞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州市好好学文化教育有限公司 | 陈宇晖、钟善金、吴宏宇、杨晓、万珊珊、、黎小龙、赖元葵、乔建军 | 二等奖 |
87 | “专业社团-工作室-创业公司”育人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韵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森之物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 李向阳、李蓉、刘斯漾、张鹏飞、邹欢艳、廖福保、桂明、赵秀丽、王亚强、何松才 | 二等奖 |
88 | 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公民”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TCL升华工业有限公司 | 邓庆宁、钟立明、梁乃锋、孟美玲、黄庆会、钟洁云、曾展挺、陈锦明、李建发、胡梅、胡杏英、刘洋、耿益香、韩国新、何晓平、丁露、程艳侠、邓韵、张凌 | 二等奖 |
89 | 校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研制与实践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黎新华、李俊辉、李怀俊、丛丛、郑锂、吴璇华、彭湘涛、宋以华、齐群 | 二等奖 |
90 | 产教融合理念下“本科-高职-企业”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韶关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廖益、钟瑞敏、赵三银、沈向阳、李永馨、王健敏、温俊文、黄玫恺、浦京武、韩明、黄长征、朱建华、王英、张挺、余华明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