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届海博会三天迎客10万人次 签约资金1747亿元
海博会吸引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展 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摄
2014广东首届海博会
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秦小辉报道:11月2日,为期三天的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闭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海博会成果发布会上,海博会组委会秘书长吴军与各路媒体挥手“明年再见”,并称还要发挥展会特色,坚定不移地办下去,推进广东与海丝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据悉,截至2日中午,入场观展、采购的人员达9.65万人次。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超亿元项目179个)。
9.65万人次观展采购
11月1日、2日是海博会公众日,又恰逢周末。2日15时许,羊城晚报记者在海博会入口看到,仍有排成长队的市民入场参观。记者从海博会组委会获悉,截至2日中午,入场观展、采购的人员达9.65万人次。
“总的感觉是成功的,也得到沿线各国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取得了预想成果。”2日下午,在本次海博会成果发布会上,海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刘晓捷颇为自豪地介绍说。截至2日中午,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超亿元项目179个)。其中,投资项目92个,金额475亿元;“走出去”项目46个,金额258亿元;出口贸易项目216个,金额645亿元;进口贸易项目73个,金额271亿元;意向合作项目24个,金额98亿元。同时,近九成参展企业表示了开拓沿线国家市场的强烈意愿,希望借助海博会寻求更多合作商机。
据介绍,本次展会吸引了泰国、印度、阿联酋、波兰等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25个海丝沿线国家,占海上国家的83%。统计数据显示,展会共吸引境内外1136家企业申请展位2536个。期间,这些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总领事、商协会会长、著名企业人士也先后参加了相关活动。
口岸物流板块凸显个性
相比其他展会,本次展会在旅游文化、物流航运等方面与各国达成广泛合作是一个亮点。据海博会组委会秘书长吴军介绍:“本次专设的口岸物流展区就达成了一些成交项目,包机航线合作、基础设施和综合性产业园区合作建设及相关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达成了相当的投资成交意向。”
“博览会在全国率先引入口岸物流板块,这也是别的展会所没有的。”吴军说,在推动开通的“粤满俄”(广东-内蒙古满洲里口岸-俄罗斯)、“粤新欧”(广东-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中亚国家)集装箱铁路班列,将实现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的无缝对接,实现“一路一带”在时空上的有效连接。此外,博览会还吸引了11个国家及4个国家的7个友城对子参会,韩国、印度、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及其航空公司、旅游部门或设立了专门展位或进驻,探讨开辟新的旅游线路。
吴军认为,在新世纪的大背景下,广东与海丝沿线各国交往会更加密切,广东要一马当先,进一步推进港口机场等项目合作建设,扩展广东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包机等航班航线,推进国际贸易窗口在广东的试点,提高广东口岸的服务能力。
时政观察
“海丝”中国能量在广东率先爆发
去年习近平主席首度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海丝热”迅速升温。
记者在此间举行的“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感受到,“海丝热”沿线国家热烈响应、积极参与、蓄势待发,因“海丝”而集结起来的中国能量在这条丝路上汇聚奔腾,并率先在广东爆发。
“现在看来,我们预期保守了点,海丝国家之间对接意愿强烈,参展商反响热烈,展位超出原计划的26.8%。”海博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贺宇兴奋地告诉记者。
马来西亚千余客商一口气便拿下了200个展位。这番“豪气”来自于对海丝之路的自信,马来西亚前旅游部长黄燕燕预期,“因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启动,未来至少为沿线国家每年带来十倍以上经济收入的增长。”
不仅展会气氛热烈,广东许多企业在新一轮海丝复兴之路中,跃跃欲试,阔步向前,其经贸交往的形式已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的输出。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在内的海丝之路,早已成为广东企业利益、命运、责任的共同体。
争当海丝排头兵,广东省决策者们已先行一步,对未来做出了重大的战略布局。海博会上,广东省高层首次向海内外公布了一系列“粤船拓海丝”的“路线图”:
广东将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规模,设立境外经贸代表处,建设一批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进口商品交易平台;新开通一批广东省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新航线,加快构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4小时航空交通圈”;共同推进与东盟地区陆路通关便利化,择机开通广东至东盟等国家的客运班车、货运车辆运输;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上线展示沿线国家商品,为丝路开通隐形新通路……
记者看到,在这些路线图中,广东重启海丝之路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海丝之路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