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起广州全市推广垃圾“定时定点+误时投放”

12.06.2014  11:48
万人行”活动上陈建华透露垃圾分类将开进城中村 摘要: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第二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驻穗媒体、省市媒体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近30人进行“垃圾场半日游”。陈建华在此间进一步确认,7月10日起全市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

    昨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番禺区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当讲解员。当天是广州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第二日,陈建华率驻穗媒体、省市媒体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等进行了“垃圾场半日游”。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第二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驻穗媒体、省市媒体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近30人进行“垃圾场半日游”。陈建华在此间进一步确认,7月10日起全市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他还透露,目前,304条城中村已经开始垃圾分类动员。这意味着城中村将成为广州下一阶段垃圾分类的重点。广州市政府希望经过努力,争取在2017年基本实现“原生零填埋,资源回收全利用”的目标。

    垃圾分类最后难点在城中村

    昨日的活动从早上9点开始,足足持续到下午2点。参观项目是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和李坑资源热力电厂第二分厂。重头戏是在二分厂举行的座谈会。陈建华在总结发言中感慨,分类投放和处理这“两端”是最难的。

    “我可以提前透露,今年‘7·10大会’后将全市推广‘定时定点+误时投放’。”他称,这一模式针对的是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

    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另一难点是“广州人口多,尤其是外来人口多。”“台北垃圾分类做得好,人家人口规模只相当于广州一个番禺区,更不能拿五六万人的欧洲城市跟广州比。

    他就此分析,广州垃圾分类最后的难点在城中村。因为800万来穗人口中,约500万人在城中村。据他透露,目前,广州已开始对304条城中村、600多万名来穗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动员。这意味着,城中村将成为广州垃圾分类推广的又一重镇。

    建议引进媒体监督垃圾焚烧

    会上有媒体代表担忧,高标准建设的焚烧厂能否做到监管到位?陈建华称,可以引入媒体作为垃圾焚烧厂运营的第三方监管。他还建议,公咨委也多加几名记者。

    此外他还提议,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不仅要进校园,还要进课本。

  交锋

    能否让反对意见正大光明表达?

    陈建华表示会给不同平台,容纳不同声音

    “我们要充分估计公众对垃圾焚烧有各种不同看法,我完全同意政府要正面宣传,但能否让反对的意见也有正大光明表达的地方?”在一位媒体代表建言垃圾分类宣传“要善待反对的声音”后,话筒传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物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手里,郭巍青把话题转到焚烧上来,提出上述建议。

    郭巍青提及不久前自己参加的一个环保N G O组织的反烧座谈会,连召开会议的地点都找不到,被相关部门一赶再赶。“如果广州真有气魄,就把论证焚烧有害的专家请到这(李坑二厂)来开会,如果(专家)不是真的有料就不敢来,如果真的有料,我们就认真听听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我相信最终效果会很好。”郭巍青大胆提议。

    “赞成(填埋)反对(焚烧)的座谈会应该在兴丰填埋场的垃圾堆上开,因为那里的二恶英排放是李坑二厂的100倍,”陈建华半开玩笑地说。“填埋原生垃圾在德国是违法的,对空气和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大,”他表示,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是由科学说了算,不是哪个专家说了算。但他也表示赞成通过不同平台,让不同意见得以表达。“不赞成焚烧的意见倒逼广州市政府提高了烟气处理水平,”他称,政府要以开放的心态,从善如流,不断改善服务和管理。

    为何垃圾分类了又混运?

    陈建华称年底完善分类运输工具

    会中,主持人点名知名媒体人陈扬发言。陈扬提问开场:“为什么只要和垃圾有关的话题,最后在网上都会发酵成负面的话题?我们在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得不到民众拥护和理解的地方?”陈扬称,自己开会期间,一边微博“直播”一边被骂。有一位广州大妈托他给陈市长带话说,自己每天都把垃圾分好类,但到楼下就被混着收走了。这位广州大妈反映的情况其实很有代表性。

    “混收混运是因为运输工具还没到位。”陈建华在总结发言时特别回应了这个问题,他透露,今年底可以做到分类运输。分类收集和运输目前是政府主导,由政府实施,下一步考虑面向社会开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