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个街道逐步开展“喘息服务”

23.10.2018  15:22

社工上门,为家属提供短时间的代为照顾病患的服务。

大洋网讯 当有家人是需要人长期照顾的失能、半失能或智残病人,照顾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我们身边,这样的长期病患照顾者不在少数,如何为他们减压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议题。最近,广州一些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开展上门式喘息服务,为家属提供短时间的代为照顾病患的服务,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达到减压和调节身心的作用。据了解,越秀区华乐街以及海珠区瑞宝街、江南中街、新港街等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或妇女之家都在开展或探索上门式喘息服务。

案例 1

照顾中风老伴的她,心理压力小了

来自吉林的杜婆婆家住淘金,由于儿女都已移民国外,她和老伴杨伯两人相依为命。几年前,突如其来的一场中风使杨伯无法行走,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数年来,杜婆婆不但不曾回过吉林老家,连生病了想去医院看病都成了问题。“他现在这样子,我一点都不敢走开。几年下来,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身体上的痛苦是一回事,心理上的痛苦才是难熬的,总是觉得这样的日子熬不到头。”杜婆婆一边说一边流眼泪:“这种生活有多痛苦,是别人无法感同身受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心明爱)进驻越秀区华乐街家综后,社工在一次上门服务中了解到杜婆婆的情况和需求,于是为杜婆婆成立了喘息服务专项帮扶。平时,社工除了定期帮助杜婆婆带杨伯去医院复诊、买日常用品外,在杜婆婆有需要的时候,也会上门照顾杨伯半日,让杜婆婆可以去看医生或者做其他事情。接受近三个月的喘息服务后,杜婆婆表示生活压力有所减缓,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缓解了许多:“有社工的帮助,我觉得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案例 2

照顾生病妹妹的他,有了喘息空间

父亲去世后,年过六旬的张叔接过照顾妹妹的接力棒。妹妹由于年轻时在生活上受到刺激,精神上出现了问题,曾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但收效甚微。张叔退休前意气风发,担任一家公司的高管,可自从全身心肩负起照顾妹妹的重任后,他疲惫不堪,面容憔悴。张叔说:“妹妹有时候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了凌晨三四点就把家里的灯全部打开,电视音量调到最大声。我起来把她哄好安顿好后,天也开始亮了,又要开始为她做早饭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觉得我都快要得精神病了。

妹妹喜欢独自出门闲逛,曾有走失四天四夜的经历。为了可以及时找到妹妹,张叔为妹妹买了手机,也买了有定位功能的手表,但妹妹却不愿意使用。张叔说:“我经常和她一起出去,同时也让邻居和保安多帮我留意一下。我总不能每次都和她出去的,家里的家务要做,一天三顿饭也要做给她吃。我很希望有人可以代替我陪她在家下下棋、玩一下电子游戏,或者出去逛一下,让我可以放松一下做自己的事情,我就非常开心了。

近日,心明爱社工了解到张叔的需求后,为张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社工将定期上门陪伴他的妹妹,在她情况允许下,社工会送她到工疗站参与活动,建立社交圈子,帮助她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这些工作开展后,除了可以帮助妹妹,也有望为张叔带来一定的私人空间。

喘息服务除了针对这些失能、半失能和智残群体,更大程度上是针对这些群体的照顾者,为他们带来一定的‘喘息’空间,让他们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从而更好地照顾亲人,自己也有更健康的生活。”心明爱社工介绍道。

概况

三种喘息服务

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免费提供

据了解,目前喘息服务由街道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服务方式上分为三类,分别为“上门式喘息服务”“日托式喘息服务”和“院舍式喘息服务”。上门式喘息服务是链接社会资源,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暂时托管和临时照顾服务;日托式喘息服务是链接日托资源,安排有需要的长者前往日间托老中心接受暂时托管和临时照顾服务;院舍式喘息服务则是链接养老院资源,在养老机构预留部分床位,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暂时托管和临时照顾服务。这三种喘息服务目前是对高龄独居、孤寡、低保低收、失独、残障、行动不便群体免费提供,主要目的是希望让照顾者或家属得到短暂休息,调节身心,以便更好地照顾病患家属。

目前,广州各街道家综在不同程度上开展喘息服务,对申请者没有户籍要求,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前往居住地家综了解并申请。

难题

社工人手不足,有医疗资质人员少

记者调查发现,三种服务中,日托式喘息服务的开展相对广泛,而上门式喘息服务和院舍式喘息服务开展得相对艰难。特别是上门式喘息服务,面临社工人手不足、缺少有医疗资质的工作人员、面对突发情况难以保障替代照顾者的权益等难题,开展步伐相对缓慢。

每一个家综的社工最多也就二十多人,负责多个领域的工作。可以分到上门喘息服务的人手无可避免地就会很少。”心明爱社工坦言:“所以我们在发掘社区热心义工,为这些需要上门喘息服务的对象结‘对子’,(让社工)在日常为服务对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算是陪服务对象聊聊天,也能达到‘喘息’的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被照顾者的特殊性,替代照顾者一般没有医疗资质,只能提供托管服务。万一被照顾者出现突发事件,替代照顾者往往没有能力处理。因此,有家综社工表示,在推进上门式喘息服务当中,家综会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有基本医疗资质的义工上门,或对即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医疗培训。“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在开展上门式喘息服务中也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海珠区某家综负责人对于开展上门式喘息服务表达了担忧,她认为,目前提供上门式喘息服务面临的困难很多。喘息服务的被照顾者多数为半失能、失能和残障人群,出现突发疾病状况的几率比较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很好地保障社工的权益,她不敢贸贸然让社工进行上门式喘息服务:“在做工作的时候,社工的权益我是放在第一位的。目前我们主要推广日托式喘息服务,转介有需要的老人去托老中心、残障人士前往工疗站,这些都是相对成熟的喘息服务,我认为是目前推广的大方向。

建议

替代照顾者和被照顾者提前签协议

谈及社工在服务期间可能担责,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温振宽表示,无需过分担忧。他认为,当社工在提供喘息服务的时候,被照顾者出现突发疾病,这不是替代照顾者可以预见或者主观意识可以控制的:“只要替代照顾者在提供服务时不存在主观意识上有‘故意而为之’的明显过错,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洁妍则表示,建议替代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在服务开始前签一份协议以保障双方权益:“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就要视乎替代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果存在,替代服务者需要承担相关责任。服务前签订协议可以有效对责任进行划分,并可以对约定责任进行豁免,而豁免程度则要根据协议的具体情况约定。”马洁妍强调:“如果存在故意行为,就算签了协议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不存在故意行为和重大过失的情况,协议可以有效地为替代服务者免除责任。

撰文/摄影 信时记者林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