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道拟花28亿改造 建BRT或有轨电车待定

17.08.2014  12:05

  南都讯 记者魏凯 实习生陈红艳 广州大道是否建B R T依然充满悬念,在昨日市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的讨论会上,19名委员中只有3人明确支持现在建,其他委员都觉得需再等等,先看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的效果再定,而除了BRT 之外,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也是备选方案。

  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将耗资28.8亿

  昨天公咨委的讨论会分上下午两场,上午首先讨论了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方案,20名到会委员中,19名委员对改造方案表示赞同,只有1位委员存疑。

  根据市中心项目办在会上提交的资料,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天河北路至洛溪大桥全线长9.15公里,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照明、环保设施、交通设施等,工程估算总造价约28.8亿元。改造的重点是沿线塞车较为严重的节点,包括4个立交: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客村立交、三滘立交;4个平交口改造:叠景路、逸景路、南洲北路、南洲路;2座跨江桥拓宽:广州大桥拓宽及洛溪大桥拓宽工程(简称“4+4+2”)。

  从各个交通节点看,天河立交节点和中山一立交节点现存的问题是转向交通量特别大,但目前的转盘层(第二层)和地面层交通受转盘及灯控的影响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需要,因此拟中天河立交二层转盘不拆,将其改造为定向匝道,改造后各个方向左转均实现无灯控连续车流,实现各方向的定向转换功能;而中山一立交二层转盘则拆建改造为定向匝道,改造后,中山一、东风路左转、右转广州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黄埔大道左转、右转广州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广州大道车辆要进入东风路、中山路、黄埔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

  客村立交的改造方案为将立交范围内的主车道由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在叠景路平交、逸景路平交、南洲北路平交,则新建主线下穿叠景路、逸景路双向6车道隧道,沿广州大道设置跨线桥上跨南洲北路;南洲立交与南洲路平交将增设1座人行天桥、同时增设南洲路西转北方向定向匝道,取消东往南的灯控设置。最后,洛溪大桥在旧桥两侧新建两幅两车道加2.5米人行道断面的桥梁,将现状4车道拓宽至8车道。

  全线拟设置BRT站点30个

  而在下午讨论广州第二条BRT方案时,由市交研所向公咨委提供了广州大道BRT和黄埔东路BRT两大方案,但只有3名委员对广州大道B R T方案表示赞同,其他委员都对其持保留意见,原因是担心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和B R T两大工程同时施工会造成交通瘫痪,建议先实施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视改造后普通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效果再决定是否建设BRT。

  根据市交研所提供的方案,广州大道-番禺大道B R T通道北起同和,途经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客村立交、广州大桥、洛溪大桥,往南沿迎宾路、番禺大道、亚运大道,一直延伸到番禺客运站,同时设置兴业大道支线连接广州南站,全长45.8公里。全线为双向6~16车道不等。广州大道高峰期公交客流平均高于10000人/单向·小时,番禺大道高峰期公交客流平均为5000人/单向·小时,均满足BR T布设客流条件。全线拟设置B R T站点30个,其中广州大道19个站点,番禺段11个站点。

  黄埔东路东延线B R T通道西起夏园站,向东沿黄埔东路,止于南岗站,全长3公里。黄埔东路东延段现状为双向6车道,B R T站台布设条件较好。通道内高峰期公交客流约为6000人/单向·小时,满足B R T布设客流条件,通道与规划轨道交通13号线走向一致,全线拟设置BRT站点5座。

  造价估计每公里4000万元都不到

  公咨委副主任王则楚也补充说,此前大家都关心B R T的造价高,这次市交研所也首次解释说,广州大道如果要建B R T,每公里造价会比中山大道下降一半,中山大道是每公里8000万元,而广州大道估计4000万元都不到,因此造价是可以降下来的。而对于两大工程的经费,他也表示都是来源于财政资金,其中也包括车牌拍卖收上来的资金和停车费涨价之后提高的收入,这些钱原本就是专门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的。

  除了B R T之外,市交研所还对广州大道建设B R T、新型无轨电车、新型有轨电车等快速公共交通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是官方首次提出广州大道建设电车的设想,不过最终现场并未对此进行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