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去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施工量处历史最高水平

27.05.2014  18:47

原标题: 报告称去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施工量处历史最高水平

广州今年的房价预计会有小幅上升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伍庆报道:广州市社科院昨日发布的《广州经济蓝皮书》透露,去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施工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今年广州住宅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广州楼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房产开发量达历史最高

  蓝皮书指出,2013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施工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截至去年12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8939.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施工量为历史最高水平。新开工面积达到2202.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7%。

  因为开发房地产,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35.5%的投资撒向了楼市。去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79.68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5%,完成住宅投资950.14亿元。

  8个月才能卖完去年库存

  楼市走向取决于供求。报告显示,广州在建楼盘多,库存楼盘也多。2013年末全市一手住宅库存量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可售套数56548套,平均每套可售住宅面积达到135.20平方米。以2013年月均销售速度计算,2013年末全市一手住宅市场去库存周期为8.67个月。

  就全市来看,中心六区房子供应整体仍显紧张,供需缺口达22.76万平方米;签约均价25396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8.8%,其中白云区和海珠区签约均价同比分别上升28.8%和22.0%。

  越秀海珠房子积压最多

  蓝皮书透露,全市中住宅供应量最少的是荔湾,去库存周期只有3.41个月。专家预测,荔湾区可售面积同比大幅减少64.8%,库存周期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未来存在供不应求的风险。

  哪个区房子“”得最多?数据令人意外,是越秀!蓝皮书透露,就算越秀区今年不增加新房,“”的房子要一年半才卖得完(去库存周期18.72个月)。另外,海珠区去库存周期也超过15个月,番禺区为12.26个月。

  而在外围四区中,番禺市场消化率为95.6%,整体供求基本平衡。花都供不应求较为突出,供需缺口达20.68万平方米;南沙和萝岗供过于求,市场消化率仅为79.9%和73.0%。

  预测:广州楼价平稳增长

  专家判断,今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特别是一线城市政策不会明显放松,“限购限贷”等行政措施仍将持续,但不排除根据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微调和完善。“但总的来说,最严的房产政策已过去。”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说。

  蓝皮书预计,今年市场需求将有所回落。原因一是限购政策的收紧使部分购房者失去购房资格;二套房贷首付升至七成也将影响部分经济实力较弱的改善型买家;三是“穗六条”政策出台使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市场氛围受到一定影响;四是近年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对新增需求形成一定抑制。但考虑到广州仍存在大量刚性需求及房产行业发展惯性,今年成交量基本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

  楼价方面,刚性需求强烈及土地等成本上升,压制了房价下调动力。虽然房产调控政策仍将持续,特别是“穗六条”进一步收紧限购限贷,但房价上涨预期没发生实质性转变。蓝皮书预计,今年广州住宅价格将平稳增长,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