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桥下空间品质化提升工程初见成效
桥底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
大洋网讯 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广州的不少桥下空间变了样,以往的卫生死角、脏乱停车场、阴暗灌木丛消失了,变成了一处处开放明亮的场地,有的还安放了长凳供行人休息。
近日记者巡城发现,随着广州桥下空间品质化提升工程的开展,原本被人遗忘的桥底正重新焕发生机,逐渐变得“与人亲近”。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市民身边的这些变化吧!
黄埔立交桥底:抬头可见桥上的簕杜鹃
“来,跟着爸爸跑!”在黄埔立交桥底、华侨医院(谭村)公交站的附近,一位爸爸带着两三岁的儿子在宽敞的人行道上小跑,抬头看,还能看到立交桥上的簕杜鹃。在附近不远处的公交站,乘客有序地在排队上车,有的则坐在长凳上休息……
“这次的改造真的很不错,我终于可以看到桥了。”住在附近的老人杨女士说,以前桥底都是高高的树木,密密麻麻的,改造以后视野宽广了,能够看到立交桥了,整条路明亮了很多。
半年前,记者曾到华侨医院(谭村)公交站附近的黄埔立交桥底,当时旁边的人行道只有2米左右宽,大块空间被灌木丛占据。在没有绿化的地方,则是光秃秃的一块水泥地。沿着人行道往东走,路面高低不平,人车交织,十分危险。
现在,人行道拓宽了,人车也进行了分流。桥底重新进行了涂装,原本杂乱无序的管线得到了清理。公交站旁的绿化带后退了,增加了人的活动空间,上面放了六张2.6米长的长凳,长凳后面有一座高4.5米的透光艺术墙,墙上安装了LED灯。
广州大桥底:运动老人从江边“挪到”桥底
广州大桥的拓宽工程完工后,桥面的大理石栏杆和宫廷灯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新宠”,桥下空间也变了模样。
在二沙岛的广州大桥下桥位置,记者看到,提升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地上铺设了花岗岩,安放了多张长凳,几位市民在长凳上休息。据设计师介绍,改造前光线不够,所以改造的思路是打通视野,形成比较通透的空间。
临近江边的位置,还有两张圆凳,中间铺了石英砂。“这里原本是一个煤气管道检查井,比地面高,绿化植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干脆做成了圆凳。”施工单位负责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空间中的长凳高约50厘米,很适合一个成年人坐,膝盖无需弯曲太多同时脚也不会离地。
“以前我在江边运动,今天才来这里。这里很好,有长凳方便休息,还有宽广的场地。”今年89岁的陈伯说,他住在环市路附近,每天跟老伴坐清晨5时10分发出的头班车,到越秀公园运动,喝完茶以后再到二沙岛活动筋骨。“我年纪大了,运动机械的不适合我,腿脚不灵便散步也少,这里最合适了,能够让我拍拍手脚、活动筋骨。”陈老伯说道。
猎德大桥南段桥底:封闭停车场变成美丽夜景
猎德大桥南段桥底,位于南北不同走向的行车道之间,以前是一个封闭停车场,外围是绿化用的灌木丛,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甚至都无法看到马路对面。不过改造后完全变了模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在行车道之间,整个桥下空间未开放给行人,周围的绿化变成了低矮的地被,地面铺设了花岗岩,桥下也进行了喷涂翻新。整个空间十分开放,过往车辆也能看到马路对面了。
如果说白天的猎德大桥桥底没什么特别的话,那么到了晚上,这里才展现出其魅力。安装在桥墩中部的四套LED壁灯,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把墩身照亮,放眼看去,数十座发亮的桥墩就像一条发光走廊一般。
“由于桥下空间位于行车道之间,所以以景观为主,供行车和行人观看,设计采用大块面和大线条,桥下重新涂装、增加灯光,地上铺装也整体化。”设计师说,整个桥底安装了165套LED节能壁灯,一小时耗电仅7度。
住在琶洲街磨碟沙北社区的退休老人江女士说,她刚搬到这里才两三个月,当时桥底还在装修,现在做好了漂亮很多。
六个试点桥下空间项目基本完工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市住建委城市环境提升工作将桥下空间提升列为重点,强化管理职能、发挥设计统筹作用,还编制了《桥梁安全手册》及《桥下空间品质化提升手册》。
市住建委重点针对六座桥梁进行桥下空间提升试点工作(广州大桥、黄埔立交、猎德大桥、沙河立交、琶洲大桥、人民高架),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广经验、统一标准。“我们的思路主要是区分两种功能属性:对于适宜人停留的空间,改造重点放在营造舒适的休憩观赏空间;对于不适宜人停留的空间,改造重点放在观赏性的景观界面营造。”主理桥下空间试点项目的城市与景观设计研究二所主任工程师单超一说道。
目前桥下空间试点项目施工基本完成,总体改造面积约184017平方米,项目改造要求为:视线通透,设施完善,以人为本,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空间环境;景观风格以简约为主,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工作内容主要有交通流线梳理、桥体涂装、管线清理、绿化改造、人行路面及场地铺装提升、灯光照明等。
(文/广报记者何颖思 图/广报记者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