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活化文物建筑有“心得”: 让文物活起来,乡愁留下来

20.01.2020  11:40

卧云庐已改造成为金沙社区艺术馆,很受市民欢迎。

大洋网讯 2019年12月5日,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简称《指南》)。这部《指南》仅选取了40余处文物建筑,广州就有4处,分别是陈家祠、永庆坊、万木草堂和卧云庐。12月11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广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试行办法》及《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技术措施指引》提出,广州市、区人民政府可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支持和鼓励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包括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模式等。

本月初,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建筑开放导则》,明确支持文物古建对外开放,鼓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出台促进文物建筑开放的激励办法和保障措施。

当“活化”和“开放”成为文物古建领域的关键词,一系列问题也来到台前:开放与保护的关系如何平衡?政府与民间的资源怎样互补?专业与大众的口味能否调和?古老与当代的风貌如何协同?广州这座拥有近400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如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案例聚焦

建博物馆 陈家祠成“流量大IP

政府托管 万木草堂“”了起来

近年来,广州不断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探讨文物活化利用模式的多样化。”广州市文广旅局文物处负责人表示,其中一种重要的模式就是政府直管,建设专题博物馆或原址保护展示。这种模式对于一些产权比较清晰的文物场所来说效果很好。

俯瞰陈家祠

政府直管 专题博物馆建起来

通过这一模式,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匏安旧居得以保护修缮以及活化利用。杨匏安旧居是其1918-1927年间在广州工作的主要居住地,也是早期中共党团组织在广东的重要活动据点。由于历史原因,该建筑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自2018年12月以来,在多个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杨匏安旧居完成住户安置并移交给市文广旅局管理后,该局组织实施文物修缮、陈列布展和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制定周边环境整治方案,越秀区具体实施周边环境整治,2019年4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仅开放前20天,进馆参观团体就达58批次,总人数累计8365人次,目前这里已成为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重要地点。

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的陈家祠更是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如今的陈家祠,不仅是收藏广东地区民间手工艺产品最全的优质博物馆,还通过建研究和教学基地、开设书院演讲、举办非遗现场活动等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活动把岭南优秀文化故事讲好。去年,民间工艺馆参观量达到145万人次,文创产品全年销售额达688万元,成为广州文博界的“流量大IP”。

连片改造 “激活”新河浦老街区

另一种模式是政府统筹进行整体改造。即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比较聚集的片区,依托不同类型文物资源,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比如年轻人喜欢去“打卡”的“新河浦”,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也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山浸信会旧址、隅园等。从2007年开始,社区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对河涌、主要道路、公共空间等按照景区化标准和要求优化,一系列规划编制完善,以更好地保存街区历史文化肌理,合理规划街区空间布局。

这种让历史文化“”起来的尝试激活了街区内的老建筑。比如,馨园原为民国时期广州警察署长的宅邸,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介入将其租下,重新布局现代化水电设施,融入现代岭南风味元素,引入文化艺术、会议商务等新产业,老建筑焕发蓬勃生机。

企业投入 万木草堂有“”玩法

去年12月30日,“山外山——刘释之范白诗书画作品展”在中山四路的万木草堂开幕。古雅的墨迹悬挂在古色古香的壁面,与周遭的天井、绿植、雕塑、屋瓦构成极为优美的画面。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万木草堂”作为一个多元载体,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木草堂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摄

引入企业投入资金,政府托管,是广州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第三种模式。万木草堂过去虽然顶着“戊戌变法策源地”的光环,但真正入内参观的市民很少。越秀区几年前委托所在区域的越秀区文德文化商会对其进行管理,活化利用为万木草堂陈列馆。

越秀区文广旅体局文物博物管理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里将万木草堂的经验总结为“功能适宜”“社会活动”和“管理运营”,实际上就是将原功能与新功能混合实现了“品牌效应”:草堂内保留书屋的布置,很多学校在此举办开笔礼;创设声音博物馆、3D全息投影文创课程等更是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的“”玩法。

社会参与 永庆坊激发社区活力

而对于私人产权或产权关系较为复杂的不可移动文物,广州则采取政府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利用。

2015年12月,荔湾区将永庆坊地块选作“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项目的更新试点地段,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更新方法的尝试,依托社会力量恢复老街活力。2016年,万科中标永庆坊旧城改造,对片区近8000平方米进行一期“微改造”;同年9月,永庆坊文化创意街区开业。这里在保留岭南特色风貌的旧建筑同时,引入了文旅商业、众创办公、创意产业,让市民、游客找到各种符合个性化口味的玩法。

对此,《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中评价,永庆坊“保育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旧城”的理念保护了街区和肌理。而通过尊重居民意愿、合理置换居住人群的方式,使人口得到优化,增加了社区活力。

永庆坊李小龙祖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

活化文物 打造公共文化设施

日前,记者走进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在由老屋小院改造而来的“慧德书院”里,主人费凡正在烹茶待客。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将传统国学教育和当代的夏令营、亲子营等形式结合,让孩子们在游学中体验到传统文化之美。记者了解到,塱头村很多文物建筑都结合文化传承的需要,基本延续文物建筑原有的功能来进行活化利用。比如,谷诒书室辟为炭步镇中小学德育活动基地,开起了国学讲堂;南野公书舍辟为曲艺社等。炭步镇旅游办经理骆凤和表示,古村的活化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体保护修旧如旧;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创新激活文脉。

这是一种政府引导、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模式。入选《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的白云区卧云庐等文物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得以活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基层思考

白云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业务部部长冼永城:

市民分享文化遗产红利

冼永城回忆,2008年左右,广州与佛山两地提出广佛同城化,处于广佛同城桥头堡的金沙洲备受重视,作为广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卧云庐开始修缮,竣工后交由金沙街道管理。由于建筑造型特别,又是文物,成了金沙街的地标。

我们文物部门认为,文物空置着,不但对文物建筑本身造成危害,更是浪费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冼永城说:“应该让市民共同分享文化遗产带来的红利,必须要让文物活起来。”在白云区文物部门的倡议和引导下,金洲街文化站与一家文化传播企业联手,将卧云庐合作开辟为广州首个社区艺术馆——金沙社区艺术馆。金沙街办事处在艺术馆必要的硬件建设上投入资金,文化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和组织开展艺术交流等活动。2012年1月至今,卧云庐已接待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近50万人次。

采访中,住在旁边楼盘中的居民林秀君告诉记者:“我爸爸有时会到卧云庐里学书法,老人家很开心。平时我也经常带孩子去看展览。卧云庐已经成为我们金沙洲的重要景点之一啦。

金沙洲江畔古色古香的百年建筑卧云庐

专家点评

广州美院副教授,中国南粤古驿道视觉和景观设计总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迪宇:

文化符号融入当前时空

文物活化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受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无论采用怎样的模式,看一个项目成不成功,最主要还是要看它受不受欢迎,大家愿不愿意主动来“购买”它。

而这往往并非靠单一产品就能带动,更取决于立体化综合体验的营造,包括实景设计、现代化综合服务、创意内容生产等各方面的有机组合。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怎么能让更多有创意的产业行业乐于并且便于进入,怎么能把年轻人吸引过来,考验的其实是各方平衡共生的能力。参与各方其实都需要学会“让利”,比如政策的制定,税费、租金的设计,对回报的预期等。

对文物不能用停滞的眼光来看,活化需要在“现在进行时”中进行,只保留旧的形式谈不上活化,那些过去的文化符号、印记,只有很好地融入到当前的时空中才有意义。同时,文物活化和保护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必须事先设计好防范措施,依照严格的规则执行。

记者手记:

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鲜活业态成长起来

近年来,广州先后开展了沙面建筑群、近现代革命史迹、抗战史迹、乡村文物等专项文物调查,支持管理文物建筑的使用单位或业主在符合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内部空间,进行多种模式活化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提升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在文物活化方面的多种模式,其实互相之间常有交叉。但无论哪种模式,都摆脱了过去曾有的那种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更多鲜活的业态成长起来,更多运行的方式和机制被探索出来。一方面,政府部门得以腾出精力和资源进行更多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基层对于城乡微观层面的熟悉了解和深厚感情,往往能够更好地让文物建筑在活化过程中,不脱离原有的成长土壤,得到良好的保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