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着力打造现代商都

29.11.2017  11:58

  知名运动品牌彪马以某贸易公司未经授权许可、委托某物流公司申报出口一批印有“PUMA”标识的货物从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将两家公司告上法院——11月16日,这场商事纠纷在广州南沙自贸区法院展开调解。不同寻常的是,纠纷双方代理律师分别位于上海、云南,而担任特邀调解员的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郭鹏则在广州主持调解。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高难度的跨地域调解,当天即告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南沙自贸区法院刚刚上线的全国首个商事多元调解平台移动终端。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一直以来,日益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广州成为“机遇的广州”“魅力的广州”,吸引众多中外企业纷至沓来。2015年,广州出台了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年行动方案,率先对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今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提升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重点改革项目。

  新时代的“千年商都”,正加速向“现代商都”转型。

   规范有形之手

  法治政府换来营商活力

  “人工、租金等各项成本不断攀升,为何还要坚持在广州经商?

  面对这个问题,在广州白云区开厂做进出口生意的刘老板说:“按国家规定应该返回来的出口退税,每季度核算结束后一定准时打到公司账上,从来不用我操心,更不用请客吃饭托关系找人。在广州做生意,舒心、省心!

  规范有形之“”,严防行政过度干预和乱作为,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应有之义。广州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3项试点工作,以强化社会监督,防范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至今年4月1日,广州39个市直部门全部完成行政执法数据公开,在国内完成了“首晒”行政执法数据的创举。

  如今的广州,早已不只是停留在让企业家“省心”的阶段了——政府新一轮简政放权中,企业省下的,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早上9点,在南沙创业做灯饰贸易的陈俊成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回了公司的营业执照。“昨天9点来窗口递交申报材料,24小时就拿到了执照。再也不用来来回回跑好多趟,更不用花钱请专业中介了。”小伙子的表情中透着欣慰和满意。

  截至目前,广州已进行了5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高;通过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实现“全城通办”,并同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与省、市数字证书体系的绑定和深度集成。作为自贸试验区的南沙,更是在全国率先推行“一口受理、十三证三章联办”。

  “放得下”也必须“管得住”。正如广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晓丹所说,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公平交易和自由竞争秩序。

  为此,广州市对在穗企业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同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让企业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公正。法治政府带来的营商活力反映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2016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比2015年增长2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注册企业14.8万家,同比增长48.6%。

   延展司法之伞

  惩恶扬善护航公平竞争

  去年,一家知名电商企业旗下平台被违法者利用,大肆销售假冒的名酒,让平台与企业陷入信任危机。广州荔湾区检察院查办该案后,采取行动集中打击此类犯罪,还就电商平台售假的防范以及企业的法治建设等向全区电商行业建言献策。

  “按规定办事不求人,按法律经营不怕事,利益受损不怕打官司——我们把总部落户在广州,看重的就是这里的法治环境。”这家企业负责人对广州的法治环境感触颇深。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其他市场主体发生商事纠纷,也难免被不法分子侵害合法权益。这时候,除了防范“不作为”“乱干预”以外,经营者更期待司法之伞的庇佑。

  2015年底,一场以“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在广州轰轰烈烈地展开。对于改革前后的变化,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房地产审判庭庭长邓娟闰感受明显。改革前,她曾在民事庭当过多年副庭长,主要精力都是用来审批分管的3个合议庭的案件,每年多达两三百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她审批完后还要逐级上报给庭长、副院长审批。改革后,“主审法官自己为经办的案件负责。我不用再为他们批案,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案件,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提升。

  在全力推进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广州率先成立知识产权法院、自贸区法院和自贸区检察院,组建全国首个涉“一带一路”建设案件专业合议庭,成立全国首家破产管理人自治组织——广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最大限度净化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广州仲裁委员会在国内率先打造网络仲裁平台,从立案、受理到裁决、送达等全部程序都在网上进行……这些都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补足长中之短

  法治广州发力环境提升

  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中,广州排名全国第一。

  不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谢晓丹认为,人民群众对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正不断提升,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更多维度衡量,广州仍存在不少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11月21日,广州市委政法委主办的“2017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论坛”围绕“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展开探讨。不少专家直言: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套的体系,广州出台文件不少,但有的文件之间不兼容;“走出去”战略下企业涉外高端法律服务需求日益高涨,与当前法律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市场主体利益表达需求强烈,但相应的沟通对话渠道仍不够畅通,等等。尤为突出的是,长期以来案多人少的矛盾,使得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时难以得到及时保护。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补长中之“”,全面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广州已在发力。法院系统通过繁简分流,力促稀缺的司法资源优化配置。在全市案件量最大的天河区法院,大量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标的小的“简案”被分流到调解速裁中心作速裁审理,平均审理周期在32.53天;同时,在员额制改革中辅之以审判辅助人员改革,让法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专注于断案。这些,都有助于审判效能的提升和办案质量的提高。

  经济是硬实力、法治是软实力。对照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短板问题,广州市委政法委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提出25条措施。接下来,该市将以“25条工作意见”为主线,一件接着一件干,久久为功,务求实效,不断夯实城市软实力。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9日 18 版)

广东税务部门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税收改革成果——广东省电子税务局、税务机器人在地方税务局
广州举办法治化营商环境论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