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组织“多条腿走路” 增强“造血”功能应对变局
(通讯员 潘银环)线下活动无法开展、募款难度增大、购买服务额度缩减、企业捐赠意愿下滑……公益机构该如何破局?日前,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组织举办善德萃沙龙第7期:疫情之下公益机构如何自我“造血”,携手教育基金会、环保团体、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等从业代表展开一场跨界沙龙对话。
会议现场“造血”需重视公益人才培养
进入互联网时代、受疫情影响……社会组织面临迭代发展的新挑战。如何改变过度依赖“输血”的现状,进而探索“造血”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路径,成了公益行业现时之需。
作为资源型、平台型社会组织,为关联行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搭建资源互动平台,始终是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的使命。
“困境面前如何立足自身实际,谋划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整合跨界资源进行抱团取暖,是社会组织必答题,期待业界主流代表多发声,通过交流探讨达到启发同仁、自助助人的目的。”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郭媛谈到。
广州社促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郭媛主题沙龙上,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吴明文谈及现实之困时表示,受疫情影响,基金会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人才流失。
“我们根据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围绕基金会的工作方向和使命开展活动,将项目扩展到全国。在经济环境不佳、年轻人才流失的不利情况下,依然能为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等相关服务对象进行专业赋能。”吴明文说道,“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山海源致力于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培养一批在社区开展活动、与基金会有更深链接的志愿者队伍,并对其持续赋能和支持;同时也是希望通过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公益行业。”
中共广东岭南至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书记董世征十分赞同专业人才对公益行业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心所属的广东岭南教育集团利用旗下岭南教育学院设立社会工作等专业,培养公益人才,为公益行业输送公益人才,让公益人才的专业能力也在适合的地方得以发挥。
“造血”的同时需要“输血”
复杂局面下,公益机构该如何自我“输血”?
结合各自机构的特点和优劣势,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副理事长陈海春、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苏佳阳分享了“输血渠道”。他们认为,“输血”不仅可以依靠企业的大笔捐赠,也可以发挥群众力量和自身机构的特色为公益机构“输血”。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苏佳阳“我们重视群众基础,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机构的特点从健康、心理等多方面开展肿瘤知识进社区科普活动、病友关怀活动,积极联动政府资源,传递信念,吸引更多人关注我们协会的服务对象。”陈海春介绍说。
“不要忽视小额捐赠的爆发力量,我们正在酝酿开展月捐计划。同时,基金会亦要注意回归其慈善金融属性,例如未来能进一步投资理财等方式,为筹款实现增益。”苏佳阳表示。
打破固有印象 开展跨界合作
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也没有完全一致的需求,社企合作、共谋发展,是公益机构变通自救的又一表现。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打破企业家对公益不感兴趣的固有想法,只要他不忘初心,是善意的,能够理解公益并为公益链接资源,大家都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在获得经济效益下,一起实现公益梦想。”吴明文分享道。
“很多公益机构的项目非常好,却苦于联系不上企业赞助,而有的企业想参与公益事业,又不知如何参与其中,信息壁垒造成了资源流失。企业应该积极与公益机构合作,共同探索开展服务,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能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双赢。”作为企业代表的广州市赛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鹏十分赞同社企联动,共推行业发展。
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吴明文实现公益市场效益最大化
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均面临缺资金,没有钱的状况,公益机构该怎样“造血”?
面对现实问题,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理事长梁毓麟主张“造血”前先“止血”,果断采取节流的办法,“公益机构运营需要成本,‘造血’第一步,要从自己手中能掌握的开始,控制成本,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只有生存下去才有机会发展。”
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李伯平表示白云恒福的“造血”之道是顺应政策环境,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跳出舒适圈,围绕机构本身进行业务调整升级,同时打破原有架构,转变思路,积极联动社会组织跟企业、政府,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重点关注乡村小农户和没落乡镇企业,规范、精准地回应需求,搭建重塑和产业合作社的合作平台,开发乡村亲子游、乡村体验游等文旅产品,包括开发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方美食,如广东食品文化遗产洲星马蹄粉等。
与会者一致认为,不能仅依靠较单一资金来源的“单条腿”走路,公益机构需要不断去挖掘新的社会需求,开拓新的公益市场。要顺应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转型,不断完善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保持长久有力的竞争力。
同时,当下的公益不再是传统简单操作,需要更精细化的操作让有限的成本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公益机构应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基金会、社会等多元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进行有机融合。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