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带你解读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

01.01.2020  18:02

大洋网讯 营商环境改革进入3.0时代,广州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在营商环境1.0、2.0改革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到底在《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中,如何展现“对标国际先进”,又是如何实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梳理出文件中的十大“关键词”,邀请参与《若干措施》制定的相关部门和专家,带你读懂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至今,从1.0到3.0,广州密集出台营商环境改革文件,此次3.0改革是首次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写入文件名称,这意味着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有了更高的目标。

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认为,在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报告中,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评分位列全国第一,证明广州营商环境水平已经是全国领先,再往前走,就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广州也有对标国际的底气。柳立子说,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从营商环境的角度看,看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水平,既是广州的目标,也是城市的使命。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广州这样的城市更应该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因此要求营商环境也应该对标国际,与国际先进营商环境规则相衔接。

这也让人们看到广州‘更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展现出政府部门自我改革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决心。”在柳立子看来,随着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深入,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和改革决心是关键,3.0改革首次提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正是要求各级各部门动起来,统一思想认识推进3.0改革,通过政策、行动的一体化考虑营商环境的国际化问题,这也是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的要求。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改革】

若干措施》的第一部分就提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改革”,这展现出改革是面向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需求,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协同,进一步提升改革效果。

柳立子坦言,此前1.0、2.0改革,关注更多的仍是各部门垂直领域的效率提升,而3.0改革在各部门已经优化的基础上,要实现刀刃向内,进行可能会触及一些部门利益的自我改革,这需要决心,需要锐气,需要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从具体措施来看,广州做到了!

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月,他们已经按照对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高质量发展、事中事后监管、市场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理念,提出7个方面19条深化改革举措,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尤其是企业开办便利化向纵深发展。难怪,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解析3.0改革时,也情不自禁感叹了一句:“政府真的蛮拼的。

【“线上一网一界面,线下一窗一表单”】

在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改革当中,亮点相当明显。其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提出全面实行开办企业“线上一网一界面,线下一窗一表单”,正是有着这样的“新成果”,才能够让文中所说“2020年实现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开办企业“三部曲”实现0.5天办结,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据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营商环境2.0时代,通过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政务”平台,广州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重点领域高频事项的“一窗办理、一网通办”,但当时这仍是一种简单的“物理融合”。“例如虽是一网通办,有时可能还是需要填多个表格,重复填几次姓名、地址等信息。进入营商环境3.0时代,只需要在一个界面填一张表单,剩下的由后台各个部门自行流转,实现了同源发布,标准无差别。”他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后台的公安、银行、税务等部门都需要整合,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这才是真正让各部门有了真正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线上一网一界面”还是“线下一窗一表单”,都是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反应”。在这当中,其实也借鉴了广州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广州开始全面推广越秀区“四大项一天联办”、黄埔区“区块链+商事登记”、海珠区“全容缺+信用增值审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线上线下同步改革。到去年9月,以市商改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推广开办企业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加快建设“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线上服务平台,同步升级“一窗通办”线下服务,优化“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天办结”模式,2019年底前全市加速实现开办企业“线上办理一网一界面、线下办理一窗一表单”全流程1天办结,2020年整体整合、同步为1个环节0.5天办结。以前是一窗有公安、工商、税务,要一个一个“挂号”、一个一个流转,现在是一个窗口对接所有平台,展现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此外,工程建设审批一直是涉及最多部门,而且专业性较强的。此前,广州已经搭建了并联审批的平台,3.0改革同样有针对性提出了方向性目标和具体目标,进一步提升各部门的协同和联动,可见改革的确是主动去解决薄弱的环节,解决企业的痛点和堵点,把企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实现了各部门之间更加深入的黏合。

【“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

3.0改革中提出,加快“智慧政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2020年实现各类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100%;以市场主体便捷高效办好“一件事”为目标,围绕高频、热点、社会反映强烈的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出社会受众面广、关注度高的不少于50个“一件事”目录清单,梳理各事项申请材料、流程规范、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逐步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键评价”的办理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没有止境。今年,政数局进一步探索政务服务融合,推进“一件事”主题服务,针对企业群众的高频办理事项,将涉及多个部门(2个或以上)的事项改造成“一件事”主题事项,让办事人通过“一张表单”减少填写、“一套材料”减少证明、“一窗受理”减少跑腿。目前梳理出首批市级“一件事”主题服务50件、区级“一件事”主题服务238件。明年将继续围绕高频、热点民生和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推出更多的“一件事”,实现更多的“一件事一次办”。

【最小颗粒度】

3.0改革提出,在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要以“最小颗粒度”为梳理标准,在不同层级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统一。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理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同源发布和统一提供,逐步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窗”集成服务是广州政务服务的名片,是广州政务服务改革的四梁八柱,也是广州为全国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提供的广州智慧和广州经验。以前,企业民众在查阅办事指南中常常出现“看不懂、不说人话,看办事指南难办事”的问题,我们针对原有事项办事指南因为指引不够精准、情形不够精细的问题,对事项办件中各种业务情形进行细分,以“最小颗粒度”梳理政务服务事项,让办事人看办事指南“”办事、“”办事、“”办事,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精准的政务服务。经过梳理,办事指南的精细化程度由原先的2.29提升至2.63,颗粒度细化了16%,基本实现企业群众“找得到、看得懂、办得成”。

此外,“标准化”“无差别”的提出,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办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着同一个标准和同一套办事指南,对企业办事指引更清晰。在柳立子看来,政务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是政务服务中关键性的问题,在这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政务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

若干措施》提出,将推行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分批整合各部门政策兑现事项、实现政策兑现集成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等第一批政策事项落地兑现。

有了政策,最重要的是如何落地,否则就是各企业‘打白条’,什么时候兑现也不知道,会影响政府的形象。”柳立子说。据介绍,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打造政策兑现窗口,为申请者提供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服务。自2016年实施政策兑现以来,累计政策兑现金额已超过240亿元,平均兑现时间21个工作日。

而在本次改革中,针对企业反映的“各类优惠政策制定的好,但兑现时间长、补贴难到位”的情况,在营商环境3.0方案的具体工作举措中,广州将开设营商环境专窗,推进政策兑现窗口落地,将出台《政策兑现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政府部门行政奖励、行政给付、优惠补贴、资金扶持等政策兑现事项,实行集成服务,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通过政策发布、项目申报、审批、结果公示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限大幅压减,审批权力更加规范,审批流程更加透明,让企业接收政策更精准,解读政策更到位,各类惠企补贴和扶持政策能够实现“公开透明、全程监管、按时兑现”。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机制】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创新创业创造载体建设,打造更多新技术应用场景,深化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场景应用,聚焦“人工智能+”形成不少于60个技术领先的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机制,改善融资和税收环境。

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广州高新区率先打造中小企业融通型、专业资本集聚型、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特色载体,形成龙头企业开放共享资源、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网络。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共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设施向中小企业开放。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创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给了多少“补贴”,而是可以通过开放应用场景让企业进入,实现更多资源与中小企业共享。在广州,相比“巨无霸”企业相比,当前其实已经培育出不少细分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例如广州高新区从政策创新上支持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迈普医学建设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禾信仪器建设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洁特生物建设大湾区生物实验室及医疗高端耗材研究院等。今年以来,亿航控股登陆纳斯达克、维港环保香港上市等同样是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还有洁特、百奥泰、瑞松等3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19家企业备案辅导,激发了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活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让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办成大事。

在柳立子看来,这样的支持,其实比打造“几大产业高地”等更值得期待,因为政府向企业开放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推动其形成创新网络,意味着政府部门会面向社会主体开放将政务服务,包括教育、交通等等领域,这将实实在在地推动广州迸发出创新创业创造的环境。柳立子坦言,创业者选择一座城市创业,很重要的一个考量是“这个地方是否适合有其成长的机会”,在3.0改革,广州在创新创业创造的环境方面,从技术平台、人才到融资和税收等,都提出了很多跟企业成本直接相关的政策,很接地气,也考虑了市场主体的急迫需求。

【“包容期”管理】

3.0改革提出,对于“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要构建与之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给予“四新”经济形态1到2年包容期,通过行政指导和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经营。

对于“四新”经济而言,就像共享经济,我们可以看见,在发展过程中的确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行道上会有乱摆放的共享单车,但我们还是要有“包容期”,否则新经济一萌芽就死了。事实上,营商环境的改善,既需要制度创新,也需要技术创新。比如监管,可能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到新技术进一步发展就不是问题。又比如信用,我们现在用支付宝的“信用分数”,同样印证了技术带来的改变。所以在技术创新的领域,我们也应该建立容错机制,给予企业一定的试错空间。

【“粤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

若干措施》提出,广州将建设粤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推进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打造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促进中心。

这组关键词展现了3.0改革当中的“湾区特色”,也是广州营商环境改革的地域特色。南沙被赋予了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使命,更应立足大湾区区位,既考虑与广州中心城区的连接,也着重连接广州与周边城市,连通港澳,连接世界。

在这当中,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港澳的优势,实现粤港澳规则互相衔接,同时也加强国际先进营商规则的衔接,构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柳立子看来,因为大湾区建设的需求,要求广州必须率先去做这样的对接和尝试,因此,广州没有回避,勇于尝试,进行试验,再去推广好的经验。

【法治化营商环境“广州样本”】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广州样本”,3.0改革提出要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提高审判服务智能化水平,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设信用示范城市,强化涉企执法规范性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切实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法治化营商环境关系到企业的稳定性和可预期的问题,是企业家在一个地区长期经营的最基本考量,这也是营商环境的“底线”。据介绍,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专门提到了“广州样本”,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广州在这一领域是全国领先的,从办理破产、司法审判、审判服务智能化水平乃至整个司法环境都在全国是十分靠前的,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也是首个实现全国范围跨域立案,成立5年来共受理专利、商标、著作权纠纷等各类案件4.15万件,办结3.45万件,为同期全国审理专利民事案件总量最大的审批机关。因此,这要求广州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进一步提升,保持走在全国前列,这会让更多企业愿意选择广州,扎根广州,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其中,广州提出要建设信用示范城市。这同样是针对企业痛点在市场要素领域进行的改革。对于企业而言,对营商环境最务实的关注还是企业的实际成本和实际利润产出。例如谈到融资难、融资贵,其实本质上讲的还是“信用”“信任”的问题,因此,只有信用、信息、信用评价健全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才有望得重大突破。而在这背后,同样也需要将企业的水、电、税、通信等情况实现在一个平台的汇总,银行才敢于对你进行放贷,而这也与前面提到政府部门协调改革一脉相承。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通讯员/穗发宣、穗政数宣、穗市监

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邱伟荣、苏韵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