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从不退缩!听广州重症救治“天团”讲述ICU里的故事

19.08.2021  11:31

这里没有硝烟,但有生死;

这里没有家人,但有温度;

这里是生命延续的地方……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较量的战场上,

有一股力量不容忽视。

他们在ICU里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以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

守住了患者的生命线。

他们,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制胜关键;

他们,是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定海神针;

他们,就是重救治的广州力量!

在5·21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州8家高水平医院组成的重症救治“天团”汇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最终实现重症、危重症病例清零,无一人死亡。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记者采访了这些重症医学医护,听他们讲述ICU里的故事。

5月21日,广州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从此拉开了广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序幕。

我们是5月21日凌晨接收的郭阿婆。这是广州首次与德尔塔变异病毒正面交锋,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意味着这是一场从未打过的全新战斗。”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说。

从这天开始,病例陆续送进市八医院,最高峰时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超过10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比普通株高一倍,患者病情进展快……“我们的对手确实很狡猾。”邓西龙说。

也是从5月21日起,由中山一院、中山三院、省医、暨大附一、广医附一、广医附二、广医附三、市一等广州8家高水平医院组成的重症救治“天团”陆续进驻市八,与市八的医护们并肩作战,抗击德尔塔变异株——管向东、张忠德、铁和、黎毅敏、徐永昊、尹海燕……“天团”里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

他们,不仅是一群急危重症专业救治团队,还是一群有温度、有热度、有担当的战疫人员。每一天,他们都在和病魔抗争,和死神抢人。

他们,用卓越精湛的技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

主战场市八医院:

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救治难度大,4台ECMO同时运转

重症病房里,让我感动的常常不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而是呼吸机上逐渐改善的呼吸力学、监护仪里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和逐渐撤离的微量泵,那都是被深度镇静肌松化的危重患者用生命在“诉说”——我们还活着,我们在好转。我们必须用沉淀的重症理念及时地去感知和“聆听”——因为没有突然变化的病情,只有突然被发现的病情变化。本次疫情的特点是老年患者多,重症病人平均年龄是七八十岁,有基础病的多,救治难度大,最高峰时同时运转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就有4台。

如果一定要用数字来做些总结,我是从5月27日投入到2号楼隔离22区第一台ECMO的,后分派到广医附一徐永昊主任治疗组,接着6月10日大规模搬迁至3号楼ICU,跟着昊哥的“冲锋队”,担任二线先后主管了7名危重患者,其中包含5例ECMO治疗患者。这些对已经经历抗疫18个月的我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想去分享的事。

当然,也会遇到很多新的突破与收获:为新冠患者首次完成了2例经皮气管切开,首次与不同医院的团队协作,首次直面国家专家组查房,首次参与大规模危重患者搬迁。能跟着管向东、覃铁和、黎毅敏等大专家到一线病房查房,真得让我们这些年轻医生学到了很多。

——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莹

最高峰时同时收治10多个危重症病人

我们是从5月21号开始收治第一例患者的,5月24日就开始有患者转为重症了,最高峰时我们同时收治了10多个重症、危重症病人。最短的3天可以转出ICU,最长的病人在ICU里待了20天。

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在ICU里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病例,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我们也会碰到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这次本土疫情,这么多国家、省市顶尖专家与我们并肩作战,我们可以随时请教,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正是靠着这些”最强力量“,我们最终实现了“零死亡”。

——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

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邓西龙主任一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在一次值班中,邓主任晚上11时后回院再次查看患者,并值守在院,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我和李幼霞师姐忙碌到凌晨2时多休息。凌晨5时,ECMO出现异常,邓主任第一时间进入病区查看,带领我们解决一系列问题。

但当我们交接班后回到酒店昏睡时,邓主任却继续着新一天的忙碌工作。因为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所以值班医师必须24小时轮候在病区里,随时处理突发情况。那是疫情中最为艰难的阶段,但是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武孝婷医生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身更要医心

我们的护士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专科护理,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我们负责。给一个重症病人擦身、洗头至少要安排四个人。

有些重症病人非常焦虑,此时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

有一个47岁的女性患者,她每天要出很多汗,一天至少要换6套衣服,我接班的时候,她就跟我说“不好意思,要你们一天拿这么多衣服给我,真是添麻烦了”,我当时就说,我们必须提供,你大可以放心。

后来聊天才发现,原来这位女士的儿子马上要高考了,但因为是她把病毒传染给儿子,导致儿子在隔离酒店,她非常内疚,“作为一个母亲,高考这么关键的时候不能陪伴儿子,我很自责。”另外,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加上她本身病情进展较快,导致她高热出汗多,全身骨头酸痛,所以特别焦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跟她一次次交谈,让她了解疾病进程,同时告诉她,“我的孩子也要高考了,我陪着你”。那几天,我每天早上都会过去陪她聊天,开解她,慢慢地她越来越配合我们的治疗,对我们的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一周之后她就转出了重症病房。

——市八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廖雅

8个壮汉转运一个病人

根据疾病进展,处于不同阶段的病人需要转移到不同病房,另外做CT等检查时也需要转运,大大小小的转运我们经历了很多次。这些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往往要用到氧气桶、呼吸机、ECMO等,因此转运的过程异常艰难,通常需要事先做好两三种预案,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转运的过程也通常需要团队作战,至少5个人才能完成。

有一次,我们要把一个病人从1号楼转到3号楼,这个病人用了ECMO,因为转运床比较大,进了电梯,再放ECMO机器就很困难了,当时情况又比较紧急,所以我们4个男医生4个男护士八大壮汉直接把ECMO提起来架到床上,才一路转运过来。当时真是多亏了集体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就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我们。

——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范银强

通宵达旦抢救是常事

5月28日我值班,这天晚上也是通宵达旦,各种抢救,病房里面抢救持续数小时。晚上10时多,省、市、院专家组连夜进行床旁会诊,很忙很累。5月30日、6月6日我们陆续迎来支援我们的广附一团队、中山附一团队及暨大附一团队,我们的队伍在壮大,但是危重病号也在增加,我每天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时开始到下午7时左右,下班后回酒店洗完澡后都不想动了。这段时间病人的气管插管数量在增加,有时一天我需要抢救插管两例患者。每天转入的病号也在增加,每天参加国家级、省、市专家组会诊、查房、开医嘱、做各种操作、床旁超声评估……忙忙碌碌中,不到一月,我竟然瘦了5斤。

——市八医院隔离重症病区李幼霞医生

病人来多少就接多少,没有丝毫犹豫

面对新冠肺炎,其实我们一点也不害怕。之前一年我都在排查埃博拉,埃博拉的防护级别更高,传染性更强,死亡风险也更高,所以再面对新冠我们并不害怕,病人来多少,我们就接多少,该插管的插管,该上呼吸机的上呼吸机,该有创操作的就有创操作,没有丝毫的犹豫。作为一个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平常做的工作就是这些。来了,搞定就行了。

——市八医院隔离重症病区蔡水江医生

忙碌两小时, 只想让你们晒晒太阳、吹吹风

对于健康人来说,晒太阳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对重症病人来说,晒晒太阳、吹吹风却是极度奢侈的事——可能需要5个医护人员忙碌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然而,他们却不辞辛苦,只为看见病人眼底冒出的光。

80岁的梁伯(化名),既往有鼻咽癌和脑梗塞病史,也是这次广州本土疫情危重患者里上ECMO治疗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一连上了9天ECMO和十几天呼吸机,“他在ICU里躺了那么多天,眼里已经没了光,老说不要治了,让他回家吧。”刘莹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永昊跟大家一商量,在评估了梁伯的病情后,决定带着他去走廊上晒晒太阳,吹吹风,让他亲身“感受”一下自己在慢慢好转。

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事情,5个医生护士花费了两个小时才完成——因为病人没有力气,要帮他把头用绷带控制在轮椅上,免得左右摆动。有人提着氧气桶,有人推着呼吸机,有人拿着微量泵……最终,徐主任亲自推着梁伯来到了走廊上。

看见太阳,吹着微风,梁伯终于笑了,“那一刻,我明显看到了他眼里的光”,刘莹说,后来梁伯特别配合治疗,刚脱呼吸机的时候右侧肢体肌力是0级,在康复团队做针灸和肢体理疗,在主管医护反复鼓励安抚下康复得很快,后来可以自己站起来走路,最终顺利出院。

我们愿意花费两小时不辞辛苦地带病人晒太阳,就是想让他们心情好一些,增加治疗的信心。

重症八仙”管向东:十一度出征战疫情

8月16日,应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要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管向东与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司向副主任医师,作为国家级专家,紧急从湖南张家界“转战”河南郑州,指导当地新冠重症医疗救治工作。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旅途中迎来59岁生日的管向东,是国内重症医学领域著名的“重症八仙”之一,被同行尊称为“管爷”。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已十一度临危受命,先后赴湖北多个城市、黑龙江绥芬河、新疆喀什、辽宁沈阳、云南瑞丽等地指导临床救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到医师节这天,他在前线支援的时间将接近300天。

目前张家界所有病人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无一例死亡,无一例院感事件。”在张家界与当地同行共同奋战的十天里,管向东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早筛选,早干预。通过尽早从轻型、普通型病人中筛选出有高危倾向的病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最终降低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发生率,从而避免死亡病例的出现。

结束两个半小时的查房后,同事抓拍到“管爷”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样子。

从一年半年抗击新冠病毒到如今迎战德尔塔变异株,管向东在实战中不断总结规律:“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新冠肺炎患者,与变异前的病毒相比,病毒载量比较大,核酸转阴的时间延迟,老年病人发病率比较高,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比较高,因而更需要尽早识别筛选高危倾向病人,降低普通型转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

哪里有重症病人,哪里就有重症医学人的身影。拯救生命,我们责无旁贷。”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身经百战”的管向东每次到新发疫情地区支援,每次都会结合当地病人情况,迅速“复制”以往的成功救治经验和救治程序。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的及时指导,包括示范运用重症床边超声监测、ECMO的支持等,当地ICU同行得以用最短的时间、高效率地提升重症病人救治水平。

今年的医师节,对管向东来说又将是一个奋战在ICU里的“普通工作日”。“能够看到病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一个ICU医生最大的幸福。”他说,面对新冠肺炎带来的挑战,希望各地医院、同行能够强化“平战结合、高速响应”的疫情防控机制,包括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就能迅速进入“实战状态”。

省中医院德叔:

中国方案迎战“德尔塔

目前南京有越来越多病例出院,归期近了!想念广州的亲友同事和我的病人了!”8月17日晚8时许,记者连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德叔)时,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声线略显疲惫却难抑振奋。

从5月份广东首次与德尔塔毒株首次正面交锋起,“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防控救治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症危重症的救治中,中西医结合阻断病源、减少死亡率也发挥了很好作用。这确实让人振奋。

让这位中医人振奋的另一个话题,是云南瑞丽确诊孕妇顺利生下三胞胎。在离开云南瑞丽前往南京时,最令德叔牵挂的便是这名刚从重型新冠肺炎转为普通型的孕妇。“太开心了!病人也很不容易。这是中西医高度融合、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的典型个案,是我们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最好诠释。

作为一名医生,有什么比病人转危为安更好的消息呢?“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这句被德叔写在笔记本上的话,也随着他的足迹写在祖国大地。

1月12日-30日,河北邢台;3月31日-4月21日,云南瑞丽;5月16日-26日,辽宁营口;5月29日-7月2日,广州;7月7日-28日,云南瑞丽;7.28日,江苏南京。哪里有疫情,那个背着黑色单肩包的清瘦身影,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在他的日程表中,留在广州最长的时间,俨然是广州发生本土疫情之时;而留在广州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线,真正在家的天数屈指可数。远离家乡,他最牵挂的依然是自己的病人:“特别感谢大家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回报和前行的最大动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迎来胜利。

立秋已过,广州依然炎热,北方已一片秋意。适逢医师节,在人们纷纷向医务人员致敬的时候,德叔却说:“特别感谢全国人民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回报和前行的最大动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一起迎来胜利的曙光。

省医覃铁和:

在会诊与奔赴会诊的路上

5月21日,我正在出差路上,接到电话,立即掉头返回广州,直奔市八医院。”覃铁和至今清楚地记得这场国内首次与德尔塔毒株正面交锋的开端情景。但是,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临危受命了。

作为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防控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兼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覃铁和每天不是在会诊,就是在去会诊的路上。

其实早在去年新冠疫情暴发时,覃铁和就已在业内凸显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海神针”作用。

抗疫开始,全省各地确诊的首例患者,都是他带着专家组成员去看。确诊病例到了高峰期,覃铁和与省卫健委积极配合,建立了“一线”守治、“二线”片区巡诊和三线专家会诊的工作机制,对全省危重症病例进行全覆盖三线会诊指导。

不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象,而且每到一地,还要查看当地定点收治医院的病区设置、人力、药械配置等,协调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定点收治医院的救治力量。

每当国家卫健委新一版诊疗方案公布后,也是覃铁和结合广东省的临床实践,及时编写“广东省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共识”,指导各地的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效率。

2020年覃铁和与队友整装出发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救治

在此轮广州本土疫情中,三线机制升级为医疗救治广东方案的2.0版。

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指导下,广东深化国家-省-市三级医疗救治会商机制,强化国家-省-市-医院的四级专家救治会诊模式。

从进驻市八医院的第一天起,覃铁和每天到患者身边,仔细查看病人、病情的细微发展变化,“到床边去看,跟不到床边看是两码事”,覃铁和说。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他迅速捕捉到德尔塔病株的显著特点:毒力强,起病急,进展快,他形象地比喻:“和普通新冠病毒相比,这次的病毒犹如100°C的开水,泼到人手上迅速起泡。

因为一直坚持“在床边”,覃铁和观察到德尔塔感染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要整整高出100倍。考虑到患者年龄跨度从1岁到92岁,约三成患者是老人,基础病多,器官功能差;儿童甚至幼儿患者的器官和免疫功能则还在发育完善中,经受打击能力不足,他反复叮嘱精细化管理,把握住患者的每一线生机。

在为老人开展吸氧支持治疗时,氧流量要一点点逐步增加,精细调整,以免有的老人一下子承受不了。

调配广东省人民医院两名经验丰富的康复师进入重症病区,与临床救治专家组一同查房,利用床上脚踏车、理疗灯等康复工具提前介入,进一步降低老年患者的危重症化率。

他带领的省医团队,甚至专门开会探讨如何实现患者的小小愿望,疗心以治病。

覃铁和还记得,有一位63岁的重症患者,病情略好转,在纸条上写上想喝茶,经过充分评估院感防控、意外风险后,省医心外ICU二科护士王钰儒泡好单丛茶带去医院,用医用密封瓶带进隔离病房,再倒进一次性杯子给他喝。“当病人喝完茶后,眼睛里都有光了。”王钰儒很欣慰。此后的治疗,这位患者都非常配合。

在隔离病房里,医护们用耐心、细心,跟患者一起战疾病。”覃铁和回忆,有的帮紧急入住的患者买来所有的生活用品;有的一有空就陪病人聊天、说话,让病人的心情轻松,获得更强的康复意志力;总是鼓励病人把吃饭当作吃药,吃饱了恢复才更快……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覃铁和勉励自己,也寄语所有的医务同行:“坚守阵地不动摇,坚守岗位不退缩,当好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守护神!

国家-省-市-医院的四级专家救治会诊,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广医一院:

屡担重任打“硬仗

得益于医院多年的积淀和不断增强的临床救治能力,广医一院以呼吸重症救治为特色的ICU团队,从非典、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新冠肺炎疫情,每一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该院ICU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ICU主任刘晓青等专家一次次挺身而出,担起救治重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5月21日广州确诊本土第一个病例当天,黎毅敏教授便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驻点市八医院,带头攻坚克难。

随后,广医一院迅速组织起全建制的ICU队伍,先后派出4批共63名ICU医护人员奔赴市八医院。每天各种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钟南山院士也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6月10日,他还与市八医院视频连线,会诊重症及危重症病人。

6月10日,钟南山院士与市八医院视频连线,会诊重症及危重症病人。

6月12日,在抗疫紧要关头,刘晓青主任带领广医一院ICU主力也义无反顾地冲向最前线,随后被任命为多家医院ICU团队组成的驻市八联合科主任。

进驻市八的当天晚上,钟南山院士打电话向刘晓青了解救治情况,问她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

我们有信心,只要尽力做好每一步,一定能挽救更多生命。”抗压能力很强的刘晓青一如既往的冷静。没有豪言壮语,但她有信心:“虽然有困难,但有各个层面的领导和团队的支持,有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我们可以的!

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她回忆,当天,电话那头钟院士的这句肯定,给了她和团队很大的鼓励。

7月9日,广医一院ICU主力部队顺利撤离市八医院。

安静地出发,平安地回来,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做到了!”刘晓青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危重症专家团队,以及包括广医一院ICU团队在内的支援市八医院联合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广州打赢了又一场“硬仗”。

省中医院邹旭:

隔离病房施针救人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旭教授的一手银针绝技,在去年支援武汉战疫时已救治了无数患者,力证中医也能在救治急重症时发挥作用,并非人们眼中的“慢郎中”。本轮应对德尔塔引发的疫情,邹旭也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医疗救治组专家的身份,参与了河北、广州、云南本土疫情的救治工作。

目前正在广州恢复日常工作的邹旭,仍持续关注和思考着中医应对疫情的有效路径。“德尔塔病毒载量高、进展快,这意味着我们要和病毒赛跑,更早介入阻断疾病进展。中西医协同配合,中医针药并用,打破常规,加大汤药剂量尽快令病人退热、通便,使用补气扶正的参汤等药材和热敷等手法,来尽快修复受损的免疫力……

今年以来隔离病房里发生的一幕幕救治故事,对于邹旭来说历历在目。作为一名重症领域的中医人,邹旭不忘呼吁市民,要做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治病于未病时,不要太依赖医生。“人人健康,这是一名医生最美好的愿景。

暨大附一尹海燕: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

作为支援市八医院的广州8家高水平医院之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海燕6月3日便进驻市八。“与管向东教授、覃铁和教授、黎毅敏教授等大咖一起工作的日子我们学到了很多。

最难忘的是转运病人。6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大家穿着防护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管向东教授、覃铁和教授、黎毅敏教授等身先士卒,推床、搬氧气瓶、搬呼吸机……“这些全是重症领域的大咖,本身年纪也比较大,但他们没有一点架子,全都在努力帮忙。”最后转运过程非常顺利,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力量。

在本轮本土疫情中,由于危重病人较多,前后有6个病人上了ECMO,同时上ECMO的有四个病人,护理起来非常难。“有一天,我们组的一个病人氧合不好,出现生命体征不稳的突发情况,恰巧当时负责的组员正在轮休,其他组的包括组长、副组长等都主动过来帮忙。当时是中午,大家都没吃饭,但没有一个人计较。”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给这个病人上了ECMO,高强度的工作干下来,个个都浑身湿透了。

尹海燕正在重症病房救治病人。

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几乎没有磨合期,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团结协作,赶紧让病人好起来。”尹海燕说。

除了工作,生活中也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管哪家医院送“补给”过来,都是分给大家一起吃,“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觉得特别温暖。

尹海燕说,每次联合作战都是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过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比如上ECMO,每个医院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大家就互相讨论,这个地方这样处理可能更精细一点,ECMO撤机怎么做才能更安全……最终各取所长,共同提高。

7月2日我们从市八医院撤离,大家虽然离开了,但交流群还在,每个病人的情况,在病区的同行们都会不断地发上来,大家一起讨论。无论离开多久,我们始终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

谢谢你们,重症救治的广州力量!

据统计,广州共有92家医院开设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医生人数为1012人。广州重症医学科水平实力华南领先,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更是达到国内顶尖水平。此次广州本轮本土疫情,共有220多个重症医学科医生参与救治。6月27日,广州本轮疫情危重症、重症患者清零;7月8日,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清零。

这背后是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从5月21日开始,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李幼霞的生活就变成了隔离病区到居住地“两点一线”,她已经有近两月没有见到儿子了,“儿子今年幼儿园毕业,很遗憾没能参加他的毕业典礼,也没能给他过生日,但他经常给我加油,说妈妈你要加油,妈妈你是个大英雄,你要赶紧战胜病毒回家,我在家里等你啊!家人的支持让我充满了力量。

作为85后,刘永镜的父母至今不知道他在隔离病区重症监护室,“怕他们担心,所以没说”,但老婆是知道的,并且非常支持他,“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操持,2岁的儿子也一直是她在管,为了让我全心全意的工作,她从来不让我操任何心,很想跟她说,‘老婆,你辛苦啦!真的很谢谢你!’

是的,我们也很想说,“医生,你们辛苦啦!真的很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重症救治的广州力量!

谢谢你们,所有的医护人员!

医师节,向你们致敬!

策划:翁晓鹏、黎蘅

统筹:张青梅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何雪华、任珊珊、翁淑贤、周洁莹、伍仞

通讯员:刘琪莎、张灿城、郝黎、张蓝溪、靳婷、梁嘉韵、彭福祥、茹志娜、韩文青、宋莉萍、穗卫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