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要把东莞建成 自贸区示范延伸区

02.11.2015  13:37

10月31日,2015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东莞闭幕。本届 海博会 共达成签约项目680个,涉及签约资金2018亿元,比上届增长15.5%;到会专业采购商2.13万人次,增长42%。

海博会刚结束,媒体就此专访了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和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徐建华提出,要把东莞建成自贸区示范延伸区,继续深化改革,围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 经济 体系。袁宝成接受采访时也指出,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构建起连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东莞外贸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徐建华。(摄影:胡国球)

10月31日,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承办海博会,对深化东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他提出,要把东莞建成自贸区示范延伸区,继续深化改革,围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实施海丝战略取得五大成效

记者: 年初,东莞市委全会提出“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上走在前列”。近一年来东莞取得哪些成效?

徐建华 :东莞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对外开放始终是东莞的优势。近一年来,我们在五个领域实现“五个强化”。

第一,在空间上强化互联互通。我们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海陆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铁运方面,我们争取国家批准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临时对外开放,争取在东莞火车客运站增设上下点,打造集货运、客运于一体的高水平一类口岸。

海运方面,虎门港联合石龙货运站,试行水铁联运一站式服务,力争实现国内沿海港口及港台地区货物直运欧洲、中亚,打造“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空运方面,我们出台专项资金加强对深圳、广州机场东莞货运站的支持,并打造对接香港机场的“中国超级干线”。

第二,在产业上强化创新优势。我们结合东莞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精准招商,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东莞已经搭建了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启动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实施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

我们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后备企业500家,79家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原计划的60%。

第三,在贸易上强化互惠互利。我们加大对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沿线国家贡献更多“东莞创造”。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速超过40%,已超越欧盟、日本。预计3—5年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成为东莞重要出口市场。

同时,我们积极鼓励企业扩大对沿线国家优质原材料、农产品等的进口。今年上半年,东莞从越南进口的鲜水果增长30倍,从马来西亚进口的食物植物油增长126.6%。

第四,在模式上强化产能合作。我们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经贸服务网络已覆盖非洲、美洲及亚洲。东莞企业远赴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参展,并搭建起境外产品展销中心、跨境合作产业园。比如迪拜就有“东莞产品展销中心”、埃塞俄比亚—中国东莞华坚国际轻工业园以及大龙网在俄罗斯开设的第一家中国(东莞)精品互动体验馆等。

在东莞积极推动下,俄罗斯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出口商品和原材料综合性贸易中心——中俄贸易产业园项目也落户石龙。

第五,在制度上强化与国际接轨。我们主动对接融入广东自贸区建设,紧密结合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力争形成不弱于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增强对国内外优质资源的吸引力。

东莞外商 投资 体制改革重点从“管理流程”转移到“政策开放”上,重点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及地区总部,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还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基本实现东莞流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在全国率先启动陆运和水运的“三互”大通关模式。

通过这些举措,东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投资合作更加深入,推动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1—9月,东莞外贸增长6.9%,增幅好于全国、全省,在全国进出口总量前5名城市以及珠三角9市中排名均为第一,其中出口增长12.7%。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2%,增幅好于全省。合同利用外资增长17.7%,增幅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