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 话给世界知,广州龙舟有几靓?

30.05.2017  18:01

大洋网讯 话给世界知,广州龙舟有几靓?!今日(30日)上午,锣鼓喧天、浪花飞溅,龙舟斗艳,第七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迎来重头戏水上巡游。

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

9点开始,窄窄的荔枝湾沿涌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扒扒扒,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龙船扒出海,乘风破浪好光彩。”随着鼓声响起,龙舟游经荔湾湖,扒进荔枝湾涌。

来自泮塘、盐步等各地的20多条龙舟盛装争奇斗艳荔枝湾,精彩的龙舟巡游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随后,前来趁景的龙舟越来越多,一时间,荔枝湾涌处处可见龙舟的“靓影”,各条龙舟或两两并行,或前后跟随,来回嬉游。

泮塘女子龙舟队簪花挂红

上午10点,在击鼓舞狮的热烈助威下,文塔举行庄重的授旗授青仪式,景区代表将旗帜和稻穗一一授予各条龙舟代表,以激励龙舟健儿们奋勇前进,争立潮头,并以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祈求一整年的好运,祝愿美丽的水乡荔湾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授旗授青仪式结束后,泮塘长老向泮塘女子龙舟队簪花挂红,将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诚祝福的布质(或丝质)红花挂在龙头上。簪花挂红后,水上巡游正式开始,一艘艘红底金鳞的龙舟一跃而出,溯流而上,将荔枝湾涌犁开道道白浪!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混和着桨声、锣鼓声,响彻云霄。龙舟队员们经过半个多月的勤奋练习,精神百倍,扒着龙舟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龙舟上,划手、跳头、鼓手、锣手们都穿着统一服饰,船头船尾的旗手则卖力配合龙舟前进时的一上一下节奏,做“跳投”表演。再看看荔枝湾涌两岸,人山人海,热情高涨。每有龙舟队亮相,围观的人群便响起阵阵掌声、笑声。“龙舟虽然体形不大,但气势强大。”据现场观看的某某先生表示,今天荔枝湾龙舟招景的盛况非常好看,“很有西关味道,也有传统特色。

盐步老龙百年“探契仔

在龙舟队伍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当属盐步老龙了,盐步老龙的“”有三重意义,一是“资格老”(约有570多年历史),以长者身份出现;二是“姿态老”,在参与传统的龙舟竞渡活动中,只游龙表演,不参与竞赛;三是“形态老”,颌长白须,在众多龙船中,长须的不多,长白须的在珠三角绝无仅有。五月初五,正巧是盐步老龙来“探契仔”日子,一早盐步老龙就来到荔枝湾,进了珠江水闸,第一时间先到契仔泮塘龙舟根据地探望契仔,契仔敲锣打鼓盛情迎接契爷的到来,“亲戚”相会,热闹非凡。在一阵鞭炮声中,“白须飘飘”的盐步老龙在契仔泮塘龙舟的陪伴下徐徐驶向文塔,接收授旗授青,随后继续巡游荔枝湾。盐步老龙为明朝宣德七年打造,船体材料为产自婆罗乃(文莱)的坤甸木,全长36.8米(未含龙头、龙尾),有座位68个,一度是珠三角历史上最快的五条龙船之一,与泮溏凸眼龙、白沙红龙、广州石井古料(古鑑)大头龙、雅瑶东涌龙并称为“五京奎”。

据闻,在广州泮塘和佛山盐步两地,流传着一段龙舟认“父子”的佳话。在300年前的龙舟比赛上,盐步龙舟和泮塘龙舟进入决赛。盐步龙舟眼看夺标在即,不料泮塘龙舟上的年轻人扑下水去夺了锦旗,随后领回奖品烧猪。泮塘父老知晓后,将烧猪送回盐步。盐步人礼让再三,又将奖品送回泮塘。双方你来我往,终于有泮塘长者说:“请盐步受礼吧,今后盐步同泮塘结交,深厚之情,世代相传。”于是盐步龙舟作了契爷,泮塘龙舟作了契仔。这一以龙舟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父子”交情已持续了470多年。传说此事后来传到京城后,慈禧太后钦赐盐步龙舟“盐步老龙”之美称。

每年五月初五,作为“契爷”的盐步老龙总要带着三河乡亲父老的情谊到泮塘探亲,热情的泮塘人还为“契爷”准备了礼物,包括一整只烧猪、烧酒以及地方特色的“泮塘五秀”。老龙接下礼物后,也向“契仔”送上请柬,邀请泮塘龙舟参加他们农历五月初六的“”,并且回赠其特产“秋茄”。五月初六,“契仔”也会扒龙船来到佛山盐步涌,参加盐步龙船景。广州泮塘和佛山盐步认亲的有趣故事,就是龙船文化的生动体现。

龙舟巾帼不让须眉

此次龙舟巡游中较具特色的除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盐步老龙和泮塘“仁威”凸眼龙,还有就是唯一一条来自泮塘的女子龙舟队。旧时传统中,女人非但不能碰龙舟,就连站在桥上看龙舟,甚至也被认为不吉利,要被责骂、驱赶。如今时代变迁,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一样能做。于是,泮塘村下定决定组成泮塘历史上第一支女子龙舟队泮塘女子龙舟队,并于2013年成立,共有25人,掌舵2人是男性,于龙舟的头尾,指挥龙舟,泮塘女子龙舟队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个个身手矫健,水性精通。泮塘女子龙舟龙船全长21.8米,宽约1.23米,重近一吨半,由一棵已藏河底超过五年,原产自婆罗乃(文莱)的坤甸树的木材造。龙船名牌红边白底黑字,龙首牌写“泮塘女子”字样、龙尾牌写“泮塘女子”。

赠与菱角友谊存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而扒龙舟则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任由千年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广州地区的扒龙舟传统都得以延续至今,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端午扒龙舟的活动,这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有直接关系,演变成独特的龙船文化。本次荔枝湾龙舟巡游,参与的龙舟除了荔湾本地的13条龙舟外,其他街、村前来“趁景”的龙舟有8条,包括南海盐步老龙、番禺植村西约、盐步桥头、盐步学正中约、汇龙堂(长龙)、石井桥东(长龙)、石井桥东(中船)、汇龙堂(中船)等,为此,泮塘村准备了烧酒、菱角、马蹄、荔枝等丰厚回礼,赠送各位龙舟老友,其中的新鲜菱角特别珍贵,“专门找一个地方订购,新摘的,力求最新鲜。”这些菱角装在箩筐里,和其他新鲜素材一起赠与来趁景的友好乡村,代表着彼此间友谊长存,有来有往。 

泮塘龙船活动溯源。据了解,很早之前,在广州城西各乡,“如恩州、南岸、澳口、泮塘等等,就开始组织各乡的龙舟进行表演,各条龙舟上都装饰有旌旗、帅旗和彩色标语等,很多龙舟上面悬挂有白旗大字,城西的龙舟先后停靠在“南岸、泥城、泮塘、三圣社一带”,现场到场的龙舟就有恩洲首二三约(现在的中山八路附近)、仁威四约(现在仁威庙附近)、南澳等,到场参加助兴的有西关宝麟坊伟少堂、黄兆阳醒狮,并且沿河巡行。陈列着彩旗的地方有,泮塘的关帝庙附近、鱼栏街附近、恩州三圣社附近等等。由于各条龙舟是代表各个乡的,各个乡都在岸边有自己的“拉拉队”。每当自己乡的船经过,岸边的乡民们就点燃鞭炮,有的乡则是“打锣打鼓”,这个时候的“咚咚之声传于云外”,盛况非凡。

参加巡游的龙舟队伍 

盐步老龙1号船,坑口(2只)2、3号船,茶滘5号船,仁威四约6号船,仁威五约(2只长龙)7、8号船,番禺植村西约9号船,东漖联队10号船,盐步桥头11号船,盐步学正中约12号船,葵蓬13号船,汇龙堂(长龙)15号船,石井桥东(长龙)16号船,坑口一队17号船,仁威首二三约(2只长龙)18、19号船,泮塘女子龙舟(中船)20号船,泮塘青年号(中船)21号船,石井桥东(中船)22号船,汇龙堂(中船)23号船

龙舟如何靓?

一看船上装饰龙舟巡游,各条村都会出尽法宝吸引观众的注意。每一艘传统八丈以上的长龙舟,一般都会配有一面旗、一个鼓、一个神斗、四面锣和四个罗伞,很多村都会花心思装饰一番,穿上各有特色的龙舟服,有的村还会出动打扮成济公等人物的旗手吸引观众。

二看鼓手旗手看龙舟时一定要看鼓手旗手炮手,鼓手是龙舟上的灵魂人物,仔细听就听到敲出不同的花色鼓声;而在船头船尾都有旗手卖力地配合龙舟前进时的一上一下节奏,做“跳投”表演;加上专门负责放鞭炮的炮手,随时用鞭炮与岸上观众以及其他龙舟进行互动。

三看桡法功夫龙舟上几十名扒仔的桡法最有睇头。每个村的桡手都有各自特点的桡法。而龙舟竞渡,更多是要看整体的合作,鼓手、旗手与众桡手的配合至关重要。

四看进出游弋尽管广州只有部分村举行龙舟景,但是市民可以就近看龙舟。龙舟出入都要游一下,这样才有灵气。各村的龙舟外出趁景,在出门和回程的时候,都会在自己村的河涌上进行一翻游弋,擂鼓放鞭炮,尽管时间不长,也有一定看头。市民可以选择在上午8-9时,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左右在附近的河涌上守候,这段时间正是各条村龙舟进出的时间。

五看龙舟饼手信趁景的龙舟表演几个来回后,招景村的村民就会擂锣招呼外村龙舟,表示请这条龙舟上的人上岸饮龙舟茶、吃龙舟饼。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村还会提供龙舟饭招待,对于村民来说,这顿饭比年夜饭还要丰盛,因为事关面子,绝对不会怠慢客人。而很多前来看龙舟的客人,也获得龙舟饼作为手信。

(广报全媒体记者文/曾卫康 摄影/骆昌威  通讯员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