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引才”杠杆还需找准支点

18.06.2014  17:10

今日论衡

之公民问政

□阅尽

伴随《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炉,暂停了半年之久的广州人才入户通道,有望在近日重启。媒体昨天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被誉为“广州人才引进新政”的再度关注。

其实,今年2月,广州市政府就颁发了有关人口调控的系列新政,即《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户口迁入、积分入户、引进人才入户的三个管理办法。此次推出的是有关“人才入户”的配套实施细则,有了这个文件,方可令广州的“人才引进新政”得以真正落地。

户口”在中国是久盛不衰的公众话题,“落户难”的民生焦虑时而掀起舆论的波澜。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受政策严控的特大城市,入籍落户,对许多异地务工创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圆的梦。尽管“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作为城市管理者,面对日益膨胀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超大、交通拥堵、污染和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捉襟见肘,都不能不考虑拧紧“调控”的开关。“户籍杠杆”因而成为调控人口的政策必选,无疑有其现实合理性。

就广州而言,其实“入户”通道有多条,包括积分入户、人才引进、亲属投靠和工作调动等,兼顾了城市发展的各方人力资源所需。但是,从近10年广州市人口数据看,户籍的增长并不算快,现总计为830余万。2013年,广州市共引进市外人才10970人,接收非穗籍高校毕业生41856人,即通过“人才入户”约5.2万人。早些年,大约也不会超过这一水平。

作为一个千万级的人口城市,扣除大学生落户,每年真正从外地引进的人才也就1万出头,这算多吗?而相较于广州快速发展所呈现出的人才饥渴,这个数字或更是杯水车薪。那么,在“人才落户”方面,步子何不能迈得更大一些呢?是总量控制的指标所限,还是门槛依旧太高?抑或是其他原因所致?

事实上,“户籍引才”已成为各地的“普惠政策”,但凡真正的人才,户口并不会成为羁绊。近年,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也都不再是“来者不拒”,在此语境下,实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人才入户”的价值基点,或者说,找找它的支点该在何处?如果只是作为不得已的公共服务手段,或以恩赐的心态视之,那么,它就可能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关卡,实施起来不仅态度冷漠,且手续繁琐;若视为招才的“绣球”,那么,在对待人才的标准、热情及包容度等也都大为不同。诚如“人才标准”,现今的政策取向看重的是职称、学历等,但说实话这仍是“体制内”思维,那些真正的人才,尤其是在民企中打拼的人才,这恰恰是其弱项。而他们对当地的税收、就业等方面贡献,可能远超过有职称或高学历的人。

不能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曾被许多人视为护身符甚而身份象征的户籍,早已退去了耀眼的光环。从广州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几乎1:1的比例也可看出,户籍对劳动力或人才的束缚作用已大为减弱,户口对人口增长的调控功能日趋弱化,因此,作为城市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户籍观念,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运用户籍杠杆,那么,所谓的“杠杆调控”就可能沦为鸡肋。相反,真正以广纳天下贤俊的胸怀和眼光,赋予户籍引才以新使命、新功能,用好或放大户籍引才的“招婿”作用,才可能让“户籍引才”在新形势下展现出新魅力。

见习编辑:黄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