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获得第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14.05.2018  12:03
我院教师获得第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 广东科技学院
我院教师获得第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 广东科技学院
我院教师获得第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 广东科技学院
来源: www.gdst.cc

本网讯 (计算机系)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7年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院计算机系邱林润、张旭、李蓉蓉、聂军、田立伟、刘肃平、张东波、龚澍老师申报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双线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这是学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是对我院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由今天就跟小编一起了解关于这个成果奖的一些事。

这几年,学院计算机系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目标,坚持精英化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思路,探索实施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每一年都在进步,并朝着良好的势头继续前进。

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

(1)明确“一个”思路

明确以软件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思路。

(2)突出“两条”主线

突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双线分向教学”的培养主线,其中一条主线以培养Java工程师为主线,另一条主线以培养.NET工程师为主线学生根据专业兴趣选择主修一条方向的课程。

(3)抓好“三项”建设

课程建设采用“点、面”结合建设步伐;教学团队采用“老、中、青”分层建设的思路;实践环境建设强调“三个原则”。

(4)实现“四点”突破

一是以示范性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实践环境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专业建设;二是实现培养目标对接企业需要,课程内容对接企业软件项目,教学实践对接软件开发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三是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共赢,共同建设专业,共同研发软件、共享人才队伍。四是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彰显特色的“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创新”的协同办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构筑工程教育共同体,先后同中软国际、蓝盾科技、锐捷网络等企业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办专业、办基地,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构筑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并逐步实现由“工学交替”向“工学交融”转变,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专注教研科研

近5年,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9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主持的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团队成员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和EI收录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5部;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省级以上学术获奖2项:2013年《基于教育云平台的C语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创新》项目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科技部)、2016年《专业教学资源库Web系统》获得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比赛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

重视学科竞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组织学科专业竞赛,推进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形成教学新局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参加的竞赛包括: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2012年至今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奖项162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4人次、省级奖项138人次(省级一等奖29人次)。其中,2015年,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  

探索教学改革

始终坚持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该专业的37门专业课程全部已建设成网络资源课程,并依托“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成功立项了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10余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建设成果较为显著。2017年,学院被确立为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院的信息化教育迈入新的台阶。计算机系老师们借助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空间教学设计,基于云空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拓展了学习的边界,满足了主动学习、个性学习、弹性学习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强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系专业建设紧跟IT行业发展潮流,实践环境建设强调“三个原则”:一是先进性原则,专业实践环境建设要突现其先进性;二是共享共建原则,与行业、企业共享共建实践环境;三是教学科研共赢原则,实践环境即要支持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专业师生开展科研活动。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技术应用新、科技含量高的专业实验室,包括大数据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移动互联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IT技术应用与研发中心等,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同时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多家大型IT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2016年立项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合作通过“华为云”实训平台开展课程实训和项目开发,努力培养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水平的工程人才。

新起点,新征程

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科工科环境中,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优势,坚持立足东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为导向,继续完善和创新获奖成果,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组织成果的推广、交流和应用,争取在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中再创佳绩。

教育教学成果奖是什么?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2013年已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一等奖和二等奖由教育部批准,特等奖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重视教学建设、重视教学改革、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代表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目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被视为与国家科技成果三项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