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次、79次、47次、31次!2020年广州发展高频词,你读懂了么?
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于6月6日上午9时开幕,
接近1.3万字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了。
想知道报告里都说了些什么?
南报君为你划好重点了!
↓↓
今年的报告比以往“迟到”了近半年时间,
这也让广州人对政府工作的总结展望,
多了几分期待。
我们梳理了其中的高频词,
这些词汇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带你读懂广州。
2020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建设” 与“ 发展” 两个词汇占据了高频词榜单前两位,分别为92次和79次。而且,这两次词汇出现的频率远远甩开了其他词,排名第三的 “保” 一共出现了47次。单从词汇量上看,建设和发展依旧是广州最为关注的议题。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生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待实现大发展,而“建设”则要走在“发展”之前。
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词汇是 “高质量” 。例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政府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赢得先机”等等。发展不仅需要图快、求多,更要“高质量”,这说明了广州经济社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所做的努力。
如果说,“建设”是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具体该如何开展,则需要另一番考量。高频词汇中,位居第三的 “保” (47次)和位居第九的 “稳” (31次)正是“建设”的重要举措。“稳”“保”二字贯穿了整份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进行工作回顾时,第一条做法便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进的态势更加明显。
对2020年工作进行展望时,第一条目标则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决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在高频词汇前10位中,动词体现了有关主体的举措和作为。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组外, “服务” 一词同样跻身前十,位列第四(出现频率为38次)。该词的大多发起主体为政府,例如,开展服务业复苏行动、多渠道扩大服务供给、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等。
这说明政府在当前及今后的工作中保持了较强服务意识。“服务”的实现也有赖于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广州工作的重点之一。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最活 跃
科学、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频词汇中,前四位都是动词,展现了主体的作为。紧随其后的一串词汇,是与之构成“谓宾”关系的名词。从第五位到第八位分别是 经济 (36次)、 社会 (34次)、 企业 (34次)、产业(32次)。
经济、社会作为总揽全局的范畴,位居前列理所应当。“企业”“产业”同样被政府工作报告多次“点名”,透露出政府关注的哪些内容呢?
在对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进行展望时,工作报告提到三个“更加”:更加专注于稳就业保民生;更加专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专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三项内容,均与企业、产业具有密切联系。可以说,“企业”与“产业”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在社会民生领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企业中,政府尤其注重 中小(微)企业 ,专门提及这类企业的次数达6次。此外,国企(国有企业)提及了4次;民营企业提及了4次;龙头企业提及了1次。当前,“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观念,已经深入政府部门的日常观念中。
企业汇聚成产业。工作报告尤其关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与产业相关的词汇中,包括有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产业集群等等。适逢“新基建”启动建设的风口,广州的产业布局深度契合了这一发展方向,未来值得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高频词汇中, 创新 (20次)、 科学 (19次)、 科技 (17次)均出现了15次以上,且具有高度关联性。
当前,广州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正是实体经济蒸蒸日上的动力之源。此外,广州还肩负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可见,问道科学、力推创新、运用科技,是广州厚植发展新优势,保持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
“疫情”带来系列新高频词汇
突出保障就业,兼顾发展后劲
年初以来,广州经受了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努力,广州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如今,回顾上段历程、展望下步工作,“ 疫情 ”一词出现了23次之多。与之相伴的高频词是“ 防控 ”,出现了24次。这也是区别于往年任何一届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变数”。
由此带来了系列新高频词。例如,“ 物资 ”出现了4次:强化防疫物资生产保障、支援防疫物资、提升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能力、抗疫物资生产运输。再如,“ 战 ”出现了26次: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等等。又如,“ 应急 ”出现了8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急能力、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响应机制等等。
此外 “卫生”“医疗”“供应” 等涉及保障人民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转的词,同样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经济社会重启。高频词汇中,“ 人民 ”(19次)和“ 民生 ”(17次)是广州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与之相关的重要话题即为“ 就业 ”(11次)。为保就业促增收,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广州进行了多项探索尝试。
疫情过后,人民生活逐渐迈入正轨,产业业态也与疫情之前有了较多变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 “网红”“直播”“‘四新’经济” 等词汇。这些新兴事物既是客观现实和市场要素促成的结果,也是广州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塑造的产物。
相关举措都突出了民生导向。“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开展服务业复苏行动,发放‘文旅惠民券’”“推进北京路步行街升级改造。支持发展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促消费、惠民生的同时,兼顾了调结构、增后劲。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李鹏程 余嘉敏 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