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 “三个强化”、“四个坚持”,“双到”工作显成效

17.05.2014  22:02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河源市重点帮扶村有283个、在册贫困户29815户。在帮扶中,河源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下简称“双到”)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实“三个强化”、做到“四个坚持”,推动重点帮扶村、贫困户实现“三超、三保、五好”。启动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半年多来,全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44亿元,平均每个村投入192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299个,平均每个村4.6 个。河源市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强化”、“四个坚持”。

三个强化”:

一、强化组织领导,部署到位。 河源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继续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模式,实施“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工作组驻村、干部挂户”。各地、各帮扶单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本部门重要工作来抓,行动迅速。省审计厅、财政厅、公安厅、农业厅、经信委、林业厅、中储粮广州分公司等10多个省直单位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后一周内就由主要领导率队到挂钩村对接。中山市5月底就由分管领导率队到紫金县30个村开展对接帮扶工作。河源市各县区在6月5日前相继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方案。市直及县区挂钩帮扶单位迅速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落实,指定分管领导,选派得力干部驻村, 6月8日前全面落实对接工作, 6月底前全部落实工作组驻村。到10月底,各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均到村指导工作一次以上,最多达5次;分管领导干部到村指导1263人次。

二、强化措施落实,成效初显。 各工作组驻村后,迅速开展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户工作,初步建立了“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县(区)有案、市有档”的帮扶台账,为实施扶贫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各帮扶单位制订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扶贫项目、帮扶措施、资金来源、完成时间等。各工作组驻村后,全力推进具体扶贫工作。 一是 各显神通落实经济项目。283个贫困村规划经济项目948个,目前已启动417个。龙川县动员全县68个贫困村筹资入股南山(龙川)产业园,每10万元为一股,以县财政作保障,每股每年分红1.5万元。目前有50多个村入股,投入资金2410万元,其中宝安区、龙华新区负责的40个村初定每个入股40万元,龙川县财政对自身负责的13个村每村安排20万元入股资金。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拟扶持4个贫困村每村100万元,在中山火炬开发区购置物业,产权归帮扶村所有,中山火炬开发区代管包租,回报率每年为10%,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不少于10万元。市府办牵头帮扶的洋坑村,已完成了1000亩油茶基地开带备耕工作,且已落实部分资金计划在市区购置物业让村级增加收入。 二是 抓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组织部已经投入50万元修缮了超阳村学校;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帮扶聚兴村学校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完工,太阳能路灯已经开始安装;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帮扶洪田村修缮了村委办公楼,对村委门前道路、学校门前道路进行硬底化;市委统战部、市移民局等单位筹集91万元帮扶26户农户动工兴建新房; 三是 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在全市283个重点村中,已有95个村在各帮扶单位支持下设立助学基金,已发放助学资金334万元,支持773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 四是 全力做好救灾复产重建工作。在今年8.16百年一遇洪涝灾害中,驻紫金县帮扶单位全力支持救灾工作,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山市领导在灾后率队到紫金县支援救灾复产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村干部刘顺洪在抗洪救灾中工作表现突出,受到春华书记的表扬。

三、强化指导服务,保障有力。一是 主动对接。在河源市领导与深圳市、中山市领导层面沟通之后,市扶贫办多次拜会深圳市、中山市扶贫部门,协调落实两市领导关于对口帮扶的指示。各县均由主要领导率队拜会对口帮扶区和部分省直单位,争取更大支持。和平县扶贫办与深圳市驻和平县工作组“合署办公”,做到信息同分享、工作同开展、责任同分担。 二是 加强培训。市、县有关部门编印了贫困村分布图、驻村工作指南,加强沟通协调,为各帮扶单位开展工作排忧解难、提供良好服务。市政府先后召开省直、深圳市、中山市、市直驻村工作组座谈会,其中建文市长亲自主持中山市驻村工作组座谈会,为中山市驻村干部给予具体指导、鼓舞士气。9月河源市与深圳市联合举办村书记培训班,250名村支书参加了培训。各县区也相续召开驻村干部、村干部培训班。今年1月,河源市及各县举办了2013年度扶贫“双到”考核工作业务培训,市、县区扶贫办干部及驻县、驻村干部参加了培训。 三是 加大宣传。市广播电视台、河源日报、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扶贫信息网等媒体设立了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市扶贫办每周编印扶贫简报2--3期,报道各级领导、单位扶贫行动情况,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 四是 广筹资金。组织申报行业扶贫项目,协调有关部门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大力争取对口帮扶市加大投入。2013年仅深圳市投入河源市帮扶资金12763万元。全市营造扶贫济困氛围浓厚,组织爱心企业家代表参观贫困村,精心组织好今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全市社会各界共认捐资金6254万元。

四个坚持”:

一、坚持领导垂范、部门真抓实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真正把扶贫“双到”工作打造成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和市长,市分管领导不仅抓全市扶贫“双到”工作的总决策和总部署,更率先垂范扶贫,经常深入贫困村检查指导,下乡调研必强调“双到”工作。各帮扶单位切实把“双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部门实际,为贫困村争取资金、项目,帮扶单位与贫困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干部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坚持靶向疗法、实施分类指导。 认真落实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建立瞄准机制,建档立卡,电脑管理,更直接、更科学地将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到村到户,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将283个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分类,大力宣传推广先进村及贫困户致富经验,因村、因户施策,促进扶贫“双到”工作平衡发展。

三、坚持产业带动、以产业促发展。 按“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要求,因地制宜帮助发展有本地特色、有市场前景、有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协会、合作组织等把贫困户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合作者、利益共同体,调动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四、坚持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建设。 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教育引导广大贫困农户树立自力更生、自主发展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单向式”帮扶为“互动式”帮扶,增强脱贫奔康内在动力。坚持扶贫与党建两手抓、两促进,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选好配强村干部班子,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在扶贫开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