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人:内地防疫重视民众健康 期待粤港加强联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漫琪 黄婷 实习生 赵媛媛
图/受访者提供
新年伊始,粤港联手抗击新冠疫情又有新动作:1月20日,由中央支持、广东及深圳协助建设的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临时医院顺利竣工移交;2月3日,广东发布了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15条措施,提出要推进粤港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牛年春节,受惠于“回港易”计划,香港青年教师明伟杰从广州返港,无需经过隔离,就能与家人吃上年夜饭、和香港高校讨论粤港合作项目;另一位在广州创业的港青林诺谦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留在广州准备新一年的工作。粤港两地的疫情形势、联防联控的日常进展,已与在粤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林诺谦
●“内地严谨的防疫政策是一剂强心针”
32岁的林诺谦来自香港新界,到广州工作已有7年,他创立了一家为高端企业家和机构性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公司。由于公司主要在内地开展业务,林诺谦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广州。疫情发生后,他减少了到香港探亲的次数,在广州的日子更多了。
“身处金融行业,我们有很多与客户当面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加了接触病毒的风险。”说到这里,林诺谦不禁感慨,“对我们来说,内地严谨的防疫政策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关于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林诺谦认为,防疫政策虽然给人员的跨境流动带来了一些限制,但却体现了以大湾区居民生命健康为出发点的大局观。
今年春节,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就地过年,林诺谦也以自身行动响应这项号召,留在广州过年。他表示:“我在广州能够感受到,大家出入公共场所都有很强的安全感,这也要归功于出入境防疫政策和就地过年的倡议。”
站在牛年的开端,林诺谦的心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接下来,香港将正式开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他希望疫苗的接种能够带来疫情的改善,自己能早日回家探望亲人;他也希望,境内外居民及企业的交流能恢复常态,香港的资金和人才能够进一步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中来。
明伟杰
●希望粤港加强防疫政策的沟通和衔接
作为暨南大学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疫情之前,“85后”明伟杰在广州做科研,在深圳跟进项目转化,还不时前往香港探亲,常常于三座城市之间来回奔走。
疫情发生后,明伟杰一直密切关注着大湾区的防疫情况。他坦言,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许多香港民众,一开始并不能完全理解内地对于新冠疫情的严防严控政策。随着对病毒认知程度的提高,他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一年来,我体会到了国家在防疫上的决心,以及将民众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初衷。”
去年年初,为了增进市民群众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他牵头成立了暨南大学疫情防控科普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渠道普及防疫知识、破除网络谣言。
站在专业视角上,明伟杰评价:“全球疫情暴发后,内地对境外人员采取的防疫措施几乎做到了滴水不漏。”他表示,隔离制度遵照疾病的科学规律,保障民众安全;从关口到酒店集中隔离,全程封闭转运大大地减少了境外人员与民众的接触可能;隔离酒店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证可靠安全。对于粤港在完善疫情联防联控上的合作,他也满怀期待。
返港过年前,明伟杰还与他的青年志愿者团队计划,在新一年把防疫知识推广到线下的社区去。他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粤港加强合作,采取更严格的联防联控措施,共同做好“外防输入”工作。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