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方言不是“土话”

30.07.2014  03:42
曾楚楠还举了一个例子,现在人认为,潮州话称“东司”相当粗俗。殊不知“东司”一词来自古汉语,古代寺院、官署一般将厕所建于东侧,故而有此称谓。

 

◆观点

   潮州方言不是“土话

    潮州方言真的是“土话”,没有准确规范的文字吗?知名文史学家曾楚楠对此予以否定。他告诉记者,历史上,由于受到半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潮州地区对外文化交流较少,因此潮州文化中保留了许多古典元素,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潮州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曾楚楠说,现在许多潮州人对自身的语言文化不了解,认为潮州话是粗俗的“土话”,其实潮州话恰恰是一种极为文雅的语言。例如一种有名的潮州小食,人们往往将名字写成“鸭母捻”。鸭母“”出来的食物,自然让人觉得不雅。也有人写成“鸭母(米念)”,“(米念)”字出自《红楼梦》,是滞粘、不爽直、不痛快的意思,更为不通。真正的写法应该是“鸭母潋”,形容雪白的汤圆煮熟后,像鸭子一样随水波浮沉。潮州话中,“”是后缀词,无实义,等同北方言的“”字,如“竿母”、“姜母”等。

    曾楚楠还举了一个例子,厕所,现在人们总认为称“卫生间”、“洗手间”更文雅,潮州话称“东司”相当粗俗。殊不知“东司”一词来自古汉语,古代寺院、官署一般将厕所建于东侧,故而有此称谓。

    在曾楚楠看来,潮州话是“古话”而不是“土话”,之所以有许多方言暂时还找不到对应文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原住民文化互相交融,一些原住民日常用语难以通过字面表达。近百年来,语言学家一直尝试对潮州方言字进行考证和整理,韩山师院院长林伦伦在这方面就取得了丰硕成果。采访中,曾楚楠向记者展示了一本由李新魁和林伦伦于1992年出版的《潮汕方言词考释》,其中收录了大量潮州方言字词的写法、出处和释义。

    不过,曾楚楠坦言,目前学术界对潮州方言字的研究工作,只能说是“冰山一角”,而且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研究成果停留在学术层面,未能真正普及到民间,造成了普通民众不了解家乡语言文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