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西区南大街将建地下空间,衔接相邻楼宇及地铁8、18号线
大洋网讯 琶洲建设如火如荼,地面楼宇不断长高的同时,市政道路、地下管廊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不断推进。
继上周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报道了琶洲西区将建设CBD公园及滨江立体交通项目后,今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再次获悉,琶洲西区南大街也将建设地下空间,与琶洲西区AH040182地块等区域的地下空间,共同构成琶洲西区的地下空间网络。
衔接地铁8、18号线,并为19、28号线预留接口
与此前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报道的CBD公园、滨江立体交通工程均位于琶洲西区琶洲大道以北不同,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位于琶洲大街以南,区域内包括中国移动、广东电网、宝钢置业、广铝远大、星河湾等等写字楼项目,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未来,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将竖向实现立体综合开发,横向实现相关空间联通,与周边地块建筑和空间有机合理衔接,并与8号线磨碟沙站、18号线琶洲西区站连通,同时,为规划中的19、28号线预留接口,实现各地块无缝衔接的功能。此外,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也将连接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下空间综合体,成为整个地域的有机组成部分,打造智慧城市地下空间联络通道。
记者了解到,本项目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其中地下人行主通道约19000平方米,与两侧地块的连接通道及疏散出入口约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空间主体工程以及与周边地块的连接通道和消防疏散出入口等。
地下空间出入口24小时开放
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以人行交通功能为主,将合理安排地下空间内部的功能布局、交通出入口和交通流线,并与地面的景观及建筑相协调。在公共步行道区域,将保证24小时采光或照明及通风,并通过设计积极增加趣味性。
为了方便行人出入,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还将在已出让或已批地块的地下步行通道可进行对接协调,并在相邻未出让地块预留地下步行通道的出入口,公共地下空间的疏散出入口需满足24小时对外开放的要求,并积极与周边开发地块单建地下空间以及轨道交通站点进行接驳。
广州市发改委今年7月在琶洲西区南大街地下空间项目建议书的复函中指出,该项目有利于提高琶洲西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各地块的相互连通、提升整体交通服务功能,有利于推动广州市琶洲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
琶洲将建成地面、地下、空中的立体城市交通网络
记者走访注意到,琶洲西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广报路完成管廊施工后,已经进行了道路和人行道改造,方便了周边不少白领的出行。
作为全国首个设置了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区域,琶洲西区走的是“小街区”的设计模式。主持了琶洲西区城市设计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尺度的街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市民可以通过步行和公共交通,方便地到达琶洲西区各个角落。
而除了方便行人步行的地下空间,未来,琶洲将形成地面交通、空中二层连廊,以及地下空间的多层立体城市空间。孙一民介绍,在建设过程中,琶洲格外注重空中连廊系统的建设,确保每栋楼宇都有一个24小时开放的连廊通道,形成覆盖琶洲西区的空中连廊网络。
最终,琶洲西区将形成包括地面交通、地下空间、24小时开放的二层连廊在内的多层的立体城市交通网络,让在琶洲工作、生活的人通过立体城市体系,享受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资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